吉东地区游击队的建立

吉东地区系指原吉林省东北部,大体相当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这个地区抗日武装斗争开展的比较早,原是吉林自卫军李杜和吉林救国军王德林部义勇军活动的重要地区。满洲省委和吉东地区党组织十分重视这一地区的斗争。为加强这一地区群众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共满洲省委于“九一八”事变后,在吉东建立了宁安、饶河两个中心县委,直属省委领导。 1、宁安游击队的创建: 19324月,中共满洲省委派军委书记周保中同志到吉东地区的宁安创建抗日武装。 19326月,满洲省委以宁安中心县委为基础,成立了绥宁中心县委,下属宁安、穆棱两县委,密山区委和东宁、勃利两特支。 19329月,李荆璞率所部从救国军中分化出来,成立“平南洋”总队,李荆璞任总队长。经中共宁安县委的积极工作,于19335月,平南洋总队改编为党领导下的宁安工农义务队,李荆璞任大队长,于洪仁任副大队长(同时任队内党支部书记)。 2、绥宁游击队的创建: 193211月,中共绥宁中心县委指示在救国军内开展工作的共产党员李延禄视情况另组队伍。 19331月上旬,在吉林救国军领导人王德林等越境进入苏联,其部队溃散时,李延禄将救国军余部和补充第1团、第2团等合并改编成党领导下的绥宁抗日游击总队,李延禄任总队长,孟泾清任政委,张建东任参谋长。总队下设4个团和一个游击队支队,第1团长杨太和,第2团长李凤山,第3团长史忠恒,第4团长邹凤翔,游击支队长李延平,全队约900多人。 19331月下旬,按照上级指示,李延禄所部联合王毓峰、冯守臣等救国军散落部队,在宁安南的孟寡妇屯成立了“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李延禄任司令,孟泾清任政委,张建东任参谋长,刘汉兴任副参谋长。全军下辖3个团、1个步兵营、1个骑兵营、1个游击支队。第1团长杨太和,第2团长王毓峰,第3团长史忠恒,步兵营长李凤山,骑兵营长冯守臣,游击队长李延平,全军共800余人。随后,抗日救国游击军北上密山开辟游击区。 3、密山游击队的创建: 1933年秋,中共密山县委着手筹组抗日游击队。19344月,密山抗日游击队正式成立,队长张××,后为周子歧,副队长金百万,全队共30余人。密山游击队成立后,协同抗日救国游击军共同在密山地区开展游击活动。 4、饶河游击队的创建: 饶河位于乌苏里江中下游,地僻荒远,交通不便,主要靠水路同外界来往。 193210月,饶河中心县委决定由崔石泉(崔庸健)、金文亨、金东天、崔龙锡、许成在、朴英根等6名党员组成特务队。 19334月下旬,在大叶子沟正式成立饶河农工义勇军,队长崔石泉,政治部主任金文亨,下辖3个小队,崔石峰、许成在、蔡一勋分别担任小队长,全队40余人。这支队伍是党在饶河地区直接创建与领导的抗日武装。 193311月,饶河中心县委决定将饶河农工义勇军加入重举抗日大旗的高禹山部的“东北国民救国军”,改编为救国军第1旅特务营,营长金文亨,参谋长崔石泉,政委朴振宇,全营共100余人。 1934年初,特务营脱离了救国军,崔石泉等领导人决定部队向饶河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