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满族民俗

 

 

满族的风俗习惯,是满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积淀而成的,它蕴含着满族人民世世代代生产、生活的宝贵经验,体现了这个民族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群体意识,并渗透于生产、生活、礼仪、节庆、信仰等各个方面。昔日,满族的诸多习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化发展,但至今仍然具有丰厚鲜活的民族特点。

1、服饰习俗

满族服饰是满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是满族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基于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适应,以及在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悠久的历史传统、独特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旗袍,满语称衣介早年不分男女均有此类服装。其样式特点是圆领、捻襟、右衽、长身束腰、四面开禊(后改两禊)、窄袖(有的带箭袖),有扣绊,适于骑射、保暖。游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入前襟。箭袖又称马蹄袖,是袖外后加的马蹄形部分,骑射时暖手背,平时挽起,行礼时将马蹄袖掸下,然后叩头请安,表示尊敬。后来,男式袍子演变成宽襟大袖的直筒长袍。女式的旗袍则款式越发新颖、讲究,成为立领、紧胸、束腰、窄袖、裹臀、侧开楔、下端回收,充分显示女性体态线条美。加上领口、袖口、襟口等处十分讲究的十八镶修饰,更加表现出妇女文静、端庄、典雅、秀丽的风姿。随着社会的发展,旗袍也不断更新,并逐渐为各族妇女所喜爱,成为重要礼仪场合的礼服。

马褂是套在长袍外的外上衣,圆领、对襟、扣绊,四面开禊,适于马上活动,故云马褂。春秋用夹,冬用皮棉。亦有大襟、琵琶襟、短袖、长袖之分。一般身长齐脐,袖长及肘。后期长袖对襟者较为普遍。长袍马褂在清代及民国时期曾被用作礼服。

坎肩俗称背心,满族亦称马甲,对襟、无领、无袖。有对襟直翘、圆翘、捻襟、琵琶襟、一字襟、巴图鲁(满语“勇士”)坎肩等名目,坎肩穿着方便,套在长袍外面有护心背及装饰作用。如今亦习惯于穿在外衣里面,作内衣用。

皮大哈是满族皮大衣的俗称,裁剪简单,长及膝盖,一般不挂面,毛朝外穿。后来为贵族精制,成为皇家亲王外出时的行服。

满族的鞋靴最具特色的是“靰鞡”(高靿的叫蹚蹚马,矮靿的叫蹚蹚牛)。靰鞡(乌拉)是用牛皮或野猪皮制做的。用一块皮子,连帮带底、按脚型兜拢成船型,底面大,上翘做帮,前脸拿一些均匀的褶子聚拢在一起,镶在一块半圆的“舌头”,盖在脚面。后跟帮底兜缝在一起,整个靰鞡象个小船,帮深底肥,能揎很多靰鞡草,轻便、结实、保暖。

旗鞋,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至清初,已发展成为高跟木底的女鞋,史称“高底鞋”,形似“花盆”的,称“花盆底”鞋;形似马蹄的,称“马蹄底”鞋。老年妇女的旗鞋,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一般鞋帮、鞋面都镶有彩边或串珠图案。满族素有“女履旗男穿靴”的习俗。官员穿方头靴,平民穿尖头靴,靴子用绸、缎、布、革制成。

满族发式头饰独具特色,特别是八旗女子的头饰,雍容华贵,落落大方。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根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儿”,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的小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满族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扁方,称“高梁头”。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将头束在头顶,编成“燕尾式”,长头发压居后脖颈上,并戴上扇型发冠,这种发型称“旗头”。

满族不分男女长幼,一年四季都有戴帽子的习惯。男子春夏戴礼帽、伞形草帽;秋冬季戴暖帽、毛皮毡帽;妇女平日则喜戴凉帽、平底帽;老年妇女冬季戴“耳包”、“脑包”等;幼儿多戴绣有猫头、虎头等图案的帽子,俗称吉祥帽。

2、居住习俗

 

满族的民居充分体现了民俗对于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满族多居住在山区,御寒防冷的问题是满族民居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满族早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居住条件简陋,冬天居住“地窨子”,夏季居住“马架子”。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间的交往和学习,满族人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

“口袋房、万字炕”形象地描述出了满族人居室的主要特点。满族住宅,多坐北朝南,东南向开门,整座房屋形如口袋,俗名口袋房。清代中叶,满族住房已发展成“四合院”或“三合院”的院落,宅院周围有院墙或木栅。坐北朝南的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每间约4米,中间开门,进门为堂屋,两侧置锅、灶,设东西卧室。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卐”字型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西炕略窄一般不住人,也不许堆放杂物,上面有一个搁板,是满族人供奉祖宗的地方,西墙正中供祖宗板,上摆香碟、蜡台等神物,并贴有挂签;南炕温暖向阳,是长辈居住的地方,炕上有用来装衣物的大板柜,被褥叠放在上面,北炕是晚辈居住的地方。南、北炕沿平行的正上方有长约4米木杆,杆两端雕成龙头形,称“龙头幔杆”,杆上张挂“幔帐”,晚间睡觉时放下,在南北炕之间起到遮挡作用。幔杆的另一功用就是挂悠车。养活孩子吊起来这种关东独特的民间风俗,就是指把孩子放在悠车子里,大人坐在炕沿上,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推着悠车,嘴里还哼着《摇篮曲》,哄小孩睡觉。悠车子也叫邮车子、腰车子、炕车子、晃车子,其实就是摇篮

在乌拉街满族居住文化中,烟囱安在山墙边,是这里的百姓生活的发明与创造,这是和当地的气候和人们居室设置分不开的。乌拉街满族所处的吉林地区很冷,室内全靠火炕来取暖,烟囱安在山墙边,是为了延长烟火的走向,让柴或草的热度均保留于炕内。烟囱一般在山墙的一侧或南北做落地式的独立烟囱,其个数与位置不限,以室内烧炕走眼的需要来定。烟囱下大上小如塔状,下部在地面上砌通道与室内相连。满语称“呼兰”,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称为“跨海烟囱”。万字炕和落地式烟囱,在满族民居中采用的最多,是满族民居的突出特点。

满族民居的门窗也有特点,外面的门是独扇的木板门,里面的门是两扇门,有木制的插销。窗分为上下两层,糊窗所用的窗纸坚韧如革,窗纸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窗纸糊上后,还要淋上油,这样,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以使窗纸坚久耐用,所以“窗户纸糊在外”,就成为满族民居的一大特点。

3、饮食习俗

满族饮食习俗带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色,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形成了色味丰富,独具特色的满族饮食文化。从传统的野味烧烤、满族火锅,到满汉全席、八大碗、三套碗、白肉血肠,以及各种饽饽、粘豆包、馇子粥、小米粥、小米饭、黄米饭、煎饼、烤糕、发糕、水团子、等美味佳肴,都独具民族特色。

满族把馒头、包子、黄米团等面食统称为饽饽。饽饽样式很多,如搓条饽饽、撒糕饽饽、炸饼子饽饽、苏子叶、玻篱叶子饽饽、豆面饽饽等。满族喜粘食,在不同的季节粘食有不同的吃法。春天耕地的时候,将黄米面包入小豆馅,放在锅里烙成饼吃,俗称粘火勺子,香脆可口;夏天铲地时为了送饭方便,用苏子叶包成粘米饽饽,放锅里蒸食,味道清香,别具特色;秋天时把浸泡后的大黄米、小黄米上展笼蒸熟后淋上清水,然后放在石垫上用木榔头捶打成面团,撒拌熟黄豆面,蘸糖或蜂蜜食用,俗称打糕;冬天则用粘米面包豆馅做成粘团子 称为黄面饽饽,也叫“粘豆包”,放在室外或仓房冻贮起来,随吃随蒸,既方便又好吃。此外,还有黄米粘粥,也叫“拉拉粥”,用粘米加红小豆或芸豆(豆角豆)熬成粥后,加上红、白糖和熟猪油相拌,香甜味浓;是把高粱或玉米用清水浸泡发酵将发酵好的高粱、玉米从缸中捞出,用清水冲洗23遍,去掉酸味,装上发酵好的高粱、玉米进行湿磨。磨下的水面粉浆,用纱布进行过滤,滤掉皮。将玉米淀粉浆放在缸中,待澄清沉淀后,去掉浮在上面的清水,就可以作为馇子面。用馇子套(汤套)挤出条状,漏到锅中,经开水煮熟,再挑到冷水中降温,即可食用。

满族爱吃小米、黄米、稗子米、高梁米和玉米做成的干饭、稀饭、水团子、蒸发糕、大馇子粥等主食。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梁米饭或玉米馇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

酸菜,满族称“布素皆”,是满族冬季必备的家常菜。酸菜可做汤、炒菜或做饺馅,或下火锅,其味微酸带甜,营养丰富。

下大酱,也是满族的传统。满族人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份,把大豆烀熟搅碎,摔成块状,存放发酵,“隔”好以后,在农历四月份,用盐水搅拌,下到缸里,精心管理,过月以后,即可食用。以酱为原料,可制出菜酱、肉酱、鱼酱、鸡蛋酱等美味菜肴。 

火锅是满族的传统饮食。火锅一般用铁或铜制成,下面较窄成底座形,中间开一洞,里边可容木炭;上半部较宽,呈圆锅池形,中间是烟囱,与下面的火灶相通。乌拉街人喜欢用酸莱、蘑菇、粉丝、冻豆腐、虾仁等先放火锅内,再将切成薄片的猪肉、羊肉铺在酸菜上。放进火锅内煮开后捞起,蘸上用韭菜花、腐乳、芝麻酱等调成的作料即可食用,肉嫩味美。除羊、猪肉外,狍子、鹿、野鸡、飞龙的肉都可以做火锅子。火锅现已成为内地广大群众的冬季佳肴。

蘸食,即将各类鲜菜蘸酱而食。这一食俗在满族家庭一年四季皆见。供蘸食的原料较多,春季主要有小葱、小白菜、菠菜、蕨菜及各种野菜;夏季则多用青蒜、黄瓜、生葱等;秋季则为各类萝卜、嫩葱等;冬季为大白菜心、酸菜心等。供蘸食的酱类一般分为生、熟两种。生酱为家庭自制,俗称大酱;而熟酱多为过油后的鸡蛋酱、肉酱、辣椒酱等。由于蘸食的原料鲜嫩可口,可增食欲,并食用简便,经济实惠,深为人们所喜爱。

4、宗教习俗

满族祖先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信仰的一种比较原始的宗教,这种宗教没有庙宇和神祠,没有专职的教徒,信仰萨满教的各民族间所崇拜的神灵也不尽相同。萨满教在乌拉街镇农村还有较完好保存。“萨满”是通古斯语,即“巫”的意思。萨满教的祭司人是“察玛”,察玛经过考验、学习后才可以参加祭祖活动。满族人烧香祭祖形式隆重,察玛就是“烧香”的神匠。烧香分为满族烧香和汉族烧香,仪式各不相同,但都有察玛主持,察玛穿上神衣,戴上神帽,扎上腰铃,手执抓鼓,一边唱满语神歌,一边打鼓;一边舞蹈,一边摆动腰铃,旁边的人打起“萨拉器”,随着神歌拍板应和,仪式严肃,场面热烈。

满族崇拜祖先,有祭天、祭祖的习俗。满族居室当中的西墙,是供奉家谱和祖先神位的地方。每逢年节来临时,西炕柜箱上面则供奉香火、酒菜。由一家之长洗手焚香后,从西墙上方的“祖宗板”上捧下家谱谱匣,俗称“请谱”。然后将谱单挂起,让家人瞻看,俗称“晾谱”。家人按辈份先后排列,向族谱和家谱奉香祭拜,俗称“拜谱”。然后,分别将去世的家人名字用黑色勾去,新生的子孙名字用红砂填写上,俗称“续谱”。修谱完毕,家长讲述家族的历史,进行家风、家规教育。最后,将谱单放回谱匣,焚香叩拜后,归放在西墙“祖宗板”上。如不必填续家谱时,也可直接在西墙上供奉,不必移下谱匣,展开谱单。

5、礼仪习俗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俗称满族礼大。传统的礼仪表现在衣、食、起、居、言、行、举、止各个方面,十分讲究,形成了一整套繁琐、严格的礼仪。

尊上敬老是满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者必鞠躬垂手而问赛音”(满语的之意)。平日里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请大安又称打千儿,满语称埃拉搭拉米。动作是:先掸箭袖,袖头伏下,左膝前屈,右腿后弯,头与上身稍向前倾,左手贴身,右手下垂;请小安就是问安,即垂手站立问好。妇女请安时,双腿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俗称半蹲儿。往昔满族贵族之家,晚辈对长辈每天都要请安,谓之定省,分早安(称省晨)和晚安。

抱腰礼是满族大礼,也称抱见礼。行礼时,行礼人右腿抢上一步,两手张开,左膝着地,双手抱住受礼者腰部,头轻轻顶于受礼者胸下,受礼者略弯腰,双手轻抚施礼人的头;擦肩礼俗你“碰肩膀头”,是平辈相见时,打千儿后,互碰双肩表示亲近;叩拜礼是满族大礼,也叫叩头,一般在重大庄严的场合时施此礼,有头掸袖、跪、叩头等动作。祭祖跳神烧香时叩三个头,见皇上则要三拜九叩;拉拉礼是满族妇女的常礼。一般两个平辈妇女相见时,互拉双手问好,称拉拉礼;抚鬓礼是满族妇女拜见公婆或宾客、长者时施的礼。行礼时,妇女以右手指从眉上额头至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蹲安礼则是清代女子的行礼方式。行礼时双腿平行站立,两手相握放于左腰间,膝略屈成半蹲状,已婚妇女在早晚向婆婆问好及见过客人时,均行此礼。

 6、婚嫁习俗

满族民间婚嫁过程十分讲究,从相亲到完婚有一套完整、庄重、繁杂的礼仪,具有鲜活丰厚的民族特色。满族的婚嫁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满族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的特点。

满族青年男女已至娶嫁年龄,托媒人通意于两家,媒人先后三次去女家说亲为礼,每次必带一瓶酒为诚意,有“成不成,酒三瓶”之说。女方父母要向姑娘(格格)详细介绍男方的身材、容貌、才学及家庭情况等,以期达到“门当户对”。姑娘若同意,便点头示意,并说:“由呐呐(母亲)和阿玛(父亲)做主吧”。俗称“通媒”。

两家同意后,双方父母往来看望,称“望门户”。男方的母亲及媒人等往女家,女家备酒席,姑娘行“装烟礼”,男方母亲要以首饰等为定礼赠送姑娘,俗称“放定”或“小定”。

择吉日,未婚新婿同族人带礼品往女家问名,女家聚族欢迎。新婿要拜女家神位,拜谢女方父母和诸位亲友,俗称“拜女家”。男方家依据议定的钱、猪、酒、首饰等为聘礼去女方家行聘,称“放大定”或“下大茶”。

男方的聘礼抬送女家后,须放置铺有红毡的供桌上,陈列于祖先神位前。女家设宴款待,两亲翁并跪斟酒,俗称“换盅”。从此,两家正式确立了亲家关系。

男家选结婚日期,提前通知女方家,叫“送日子”。同时,男家将给新娘的彩布、衣服送至女家,俗称“开剪”。待嫁姑娘要改辫发以盘鬓,谓之“练习”。戴上扇形或方形的传统头饰,俗称“上头”。用五彩线绞掉新娘脸上的汗毛,俗称“开脸”。同时开齐额发和鬓角,以标志此女已是成婚之人。

婚礼举行前一天,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临行前向祖先神位及佛托妈妈叩拜。然后由陪亲婆(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陪同,到离男家不远的某处亲友家住一宿,俗称“打下处”。新娘的一应嫁妆要于当晚送至新郎家,俗称“过柜箱”。新娘在“下处”离开时,要在住过的炕上放钱币若干,留下“压炕钱”。

婚礼正日,晨曦初露,新娘梳洗打扮,换上新衣,脱掉娘家鞋,穿上踩堂鞋,登上送亲喜车,其兄长护送,俗称“押车”。彩车路遇亭、庙、墓皆用红毡遮挡,以避“煞神”。与此同时,男家备喜轿彩车,新郎骑白马,胸戴红花,斜肩披红,帽插羽翎,与其父率本家亲族、傧相、吹鼓手、仪仗等前往迎娶新娘。在出发前还要亮轿,去时不空轿,轿里坐一小男孩叫压轿。迎新队伍的人数必须是单数,以便回来时加上新娘成双成对,以示吉利。

送迎两车中途相遇,车辕相靠,新娘覆“红盖头”,由其兄长将其抱到迎亲车上,俗称“插车”。“插车”是满族早年军旅生涯的遗风,隐寓行营结亲之意。

彩车至夫家门口,新娘要在车中等候片刻,俗称“闷性儿”,以此试试新娘的耐性;新郎在马上手执马鞭对空猛抽三鞭,朝彩车弯弓虚射三箭,为驱赶“黑煞神”之意。新娘足踏马蹬下车,沿铺地红毡至院中天地桌前。一对新人面北而拜,俗称“拜北斗”。拜完北斗后举行“撇盏”仪式,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唱《阿察布密歌》,也就是“合婚歌”,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此时院内外欢呼喜庆,婚礼达到高潮。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必须从放置在门坎上的马鞍与火盆上面跨过去,寓意过日子“平平安安,红红火火”。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新娘进入洞房,面向吉方而坐,称为“坐福”,俗称“坐帐”。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头”。新郎揭盖头后,立即用手抚发,象征结发夫妻。接下来便是夫妻行“合卺礼”,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象征着家庭兴旺、家族兴旺。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

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婚后第三日,新郎陪新娘回娘家,这叫回门回门之前,头天晚上要倒宝瓶。此时新婚夫妇对坐炕上,以手拉衣服成兜状,由亲友家中一年长妇女将婚礼时新娘所抱宝瓶取来,向两个衣襟内左右各倒三下,接连三次,同时口念一倒金、二倒银、三倒儿女一大群为祝愿之词。倒毕,以瓶内原装之金银米熬粥,称金银米粥,新婚夫妻食之。回门时,娘家备酒席款待。在时间上,回门必须带日头走,带日头回,不能起早贪晚。新郎要带上四合礼品,以示对岳父岳母的敬重。到了第七天,新娘还要回趟娘家,可以住一宿,叫做接七送八。到了一个月,新娘要回娘家住一个月,这叫住对月。新娘从娘家回来要给婆家每人带一双新布鞋。整个婚嫁仪式结束。

7民族体育娱乐

满族体育娱乐主要有珍珠球比赛、赛威呼、满族秧歌、满族布库、“狩猎”比赛、射踢“形头”、欻嘎拉哈等活动。

满族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多与早年的狩猎生产有关。满族是善于骑射的狩猎民族。《金史》中记载,“凡重五拜天礼毕,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技,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娄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而已”。这种精湛的骑射技巧比赛,直到现在仍在满族的盛大民族活动中进行。

形头,是满族的足球运动。满族的远祖肃慎人以捕鱼和狩猎为生。每当捕获熊、虎等动物时,便将其头供在树上,众人围着树桩烤食兽肉,饮酒相贺。兴致所至,便将兽皮剥下,缝成皮袋,填上兽毛、兽骨后相互追逐踢打。有时两个部落相遇,则展开山上、山下的激战,以将此皮袋踢到对方栅栏内为赢。

明末清初,这种原始的娱乐竞技方式发展为踢形头的体育运动。在春天的旷野、草原和冬季的冰河上面,两队人马拉开阵势立于场地中间的一条直线上。由一方开球后,攻击的一方极力要将形头踢向对方的边界底线;守卫的一方则极力拦截、围阻,同时又寻找机会断球反攻。一时间场上双方各不相让,奔跑穿梭,竞争异常激烈。场外观战的人们则备下年节丰盛的肉菜、粘糕、豆包和米酒。比赛结束时,输了的一方将酒菜送给获胜的一方,大家在场地上点起篝火,饮酒吃肉,高兴地歌舞起来。

欻嘎拉哈,是满族进行儿童智力和品性教育的一种游戏方式。嘎拉哈即野兽腿部中连接腿骨和胫骨的那块膑骨,长方形,有六个面。上下左右可以立住,分别称做针儿、肚儿、轮儿、坑儿。玩法又分抓背式骨抛背式骨等不同方式。抓背式骨,即用鸡毛做成的毽子或布包米粒做成的口袋上抛,然后将扔在炕上的嘎拉哈分别摆成针、肚、轮、坑各一样。如抛一次末落下之前翻动嘎拉哈而未立住则告失败,全部翻成四样后,须最后一次抛起毽子或口袋,然后手抓四只嘎拉哈,再将落下的毽子或口袋一起接在手中,即告成功;否则前功尽弃,由对手接抓。这种玩法多由女孩在室内炕上进行。

抛背式骨则是男孩子在室外进行的竞技游戏,又称做打远马儿。其玩法是游戏双方各执数枚嘎拉哈,先后抛出。先抛者即为靶标,后抛者以击中靶标为赢;如没击中,则输给对方一枚嘎拉哈;再先行抛出,由对方来打。《柳边记略》曾载: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十百,各盛于襄,岁时闲暇,虽壮者亦为之。可见它是深受大众欢迎的满族传统竞技游戏。

8、节庆习俗

满族人的节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其中有的具有历史纪念意义。如最具民族传统的颁金节、中秋节、二月二龙抬头等。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3日定为“颁金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走,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 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把纸钱放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端午节:每年旧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当日凌晨,家家早起至郊外踏青,采艾蒿、折柳枝,插于门首;食糯米糕,戴香袋、荷包;孩子颈腕拴五色丝绳,穿绣五毒的鞋底、背心。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又称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又叫团圆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瓜果、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腊八节:腊八节为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要熬煮腊八粥。主要以黄米、江米、绿豆、红枣等八种粮食、干果熬煮而成。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春节:旧历正月初一日,为一年之首,停止劳作,合家同庆。家家门上贴对联,按旗属分别挂红、黄、蓝、白不同颜色的彩笺。至夜,祭祀神佛、祖先。合家吃水饺。初一早起来孩子换上新衣放鞭炮,相互拜年祝福。

 


     

     
© 版权所有:吉林省图书馆 数字图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