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起来,用二人转曲调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唱腔丰富,以曲联体为主,也有板腔体的成分。演员扮演固定的人物,一般是三五个人物上场。叙述性的唱词较多,说唱的痕迹比较重。人物上场可自报家门,时间、环境都可以随着剧中人物的唱词来变化。在表演上,比较接近生活,朴素、真实,虽然是小戏,但不受戏曲程式的限制。拉场戏和中国其它地方戏曲一样,在艺术手法上是写意的,人物上场可以随着剧中人物的唱词来变换。如《冯奎卖妻》中从冯家湾到卖人市一路景物是通过人物的唱词介绍出来的。拉场戏的种类,从题材内容上划分,有正剧(如《杀江》,故事同京剧《打鱼杀家》)、悲剧(旧称“苦戏”,如《冯奎卖妻》)、喜剧(如《拣棉花》、《小护青员》)和闹剧(如《双拐》)。从表演上划分,主要有唱功戏和歌舞小戏两大类。前者都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作品以感人肺腑的唱段取胜,唱词是民间抒情诗。后者一般都没有复杂的情节,甚至没有什么戏剧冲突,类似小演唱,如《光荣灯》。拉场戏与其它民间小戏一样,先是从“两小戏”(小旦、小丑)发展成“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后来也出现了其它行当,象老生(如《杀江》中的肖恩)、老旦(如《三贤》中的婆婆)、武旦(如《寒江关》中的樊梨花)、武丑(如《燕青卖线》中的时迁)、花脸(如《包公赔情》中的包拯)等等。拉场戏是一种能够独立存在并有广阔发展前途的艺术形式。代表剧目有《梁赛金擀面》、《马前泼水》、《回杯记》、《冯奎卖妻》、《锯大缸》、《二大妈探病》、《三请樊梨花》(又叫《寒江》)、《秦雪梅吊孝》(又叫《雪玉冰霜》)、《黄氏女游阴》、《黄爱玉上坟》(又叫《刘公案》、《旋风案》)、《大观灯》(又叫《瞎子观灯》)等。现代剧目有《两个心眼》、《闹碾房》、《买菜卖菜》、《离婚夫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