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 清初,一部分汉人编入清廷编制的汉军旗,汉军八旗在长期与满族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祭礼,俗称汉军旗香。既是祭奠祖先的一种仪式,又是一种歌舞性、说唱性很强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汉军旗香祭礼的历史渊源较为复杂。总体上说,是汉族文化与满族萨满祭祀的融合。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汉军旗烧香与满族祭祀习俗多有相近之处。 汉军旗烧香的另一个重要渊源是汉文化内容。从汉军神歌看,汉军旗烧香起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率兵东征,为祭奠死难将士,超度其亡魂而举行。从汉军的神系上看,也多为汉族的佛、道与民间诸神以及一部分来自唐王东征时的历史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汉军旗香祭祖习俗的历史渊源是满汉文化的融合。汉军旗香是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满族烧香祭祖和汉族民香之间的一种形态,对于研究三者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陈汉军张氏本坛创坛于公元627-630年。张氏本坛前10代萨满均是女性老者,这些女性老者在家族中很受人尊重,兼"代乳妈妈",谁家大人小孩生病,便用最原始的方法:扎针(缝衣针)、拔罐子、"灸艾子"祛病,兼癔病理疗。最初称这些人为"察玛妈妈",至清初始称为"萨满"(察玛)。汉军旗香神歌和舞蹈具有较高的民间文艺价值。神歌内容穿插许多民间传说,咏唱神歌具有一定的声乐审美价值。在神歌中,有很多弘扬传统道德方面的内容,如尊老爱幼、敬祖、尊师、助人为乐,处事宽宏大度,给人以人生礼仪教育。通过祭祀仪式,会产生特殊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后代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具有独特的教化作用。 在东北民间艺术形式中,汉军旗香与二人转、东北大鼓在流传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
基本内容 | 演唱内容分为内路鼓和外路鼓。内路鼓共分9铺(即九回)、是必唱的词。外路鼓有24铺(即二十四回),根据需要为可增可减的内容。内路鼓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三皇五帝、远古神话、九郎神话、请本家祖先亡魂进门享祭、送诸神归天"等内容。穿插许多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如《唐王征东》、《关公》、《二郎》、《排张郎》等。 铺坛起神,由掌坛老叉玛带领众叉玛进入坛场开始坛场祭祀,咏唱神词、神舞。"接、请、安、送"四大程序。 1.接叉玛 2.摆神案 3.接神 4. 摆神案、送箭 5.点喜酒 6.安座 7.摆响器 8.打五路 9.吃五路饺子 10.接晌午神 11.开金口 12.放晌午神 13.叉玛玩鼓 14放官家神 15.放五道 16.撵班 17.烧常钱 18.嘱咐家人 19.送叉玛 20.收口 |
基本特征 | (1)主持烧香祭祖者都称"萨满"(俗称"叉玛"),其传承方式基本相同,有因病许愿、氏族选举、自愿学习等三种形式。 (2)二者的表现形式和装束相近,都是戴神帽、甩腰铃、击鼓舞蹈,唱神歌等,既是一种祭奠祖先的仪式,又是一种娱神娱人的综合性艺术。 (3)在祭祀的神灵中,有一些满族祭祖习俗中的某些动物神灵,如鹰神、虎神等,且祭祀仪式相近,当是受满族祭祖习俗影响而形成。 汉军旗烧香的另一个重要渊源是汉文化内容。从汉军神歌看,汉军旗烧香起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率兵东征,为祭奠死难将士,超度其亡魂而举行。从汉军的神系上看,也多为汉族的佛、道与民间诸神以及一部分来自唐王东征时的历史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汉军旗香祭祖习俗的历史渊源是满汉文化的融合。 |
主要价值 | 1、历史价值。从汉军神歌看,汉军旗烧香起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率兵东征,为祭奠死难将士,超度其亡魂而举行。从汉军的神系上看,也多为汉族的佛、道与民间诸神以及一部分来自唐王东征时的历史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汉军旗香祭祖习俗具有民俗学的历史价值。 汉军旗香是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满族烧香祭祖和汉族民香之间的一种形态,对于研究三者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2、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汉军旗香祭祖习俗既是一种祭奠祖先的仪式,又是一种娱神娱人的综合性艺术。汉军旗烧香的神歌内容穿插许多民间传说,如《二郎》、《唐王征东》等,咏唱神歌具有一定的原生态声乐审美价值。 在不同的词段变换不同的曲调,富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和艺术魅力。单鼓与腰铃舞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在东北民间艺术形式中,汉军旗香与二人转、东北大鼓在流传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汉军旗香祭祖习俗具有研究东北民间各种音乐舞蹈起源、相互融合的文化价值。 3、在汉军旗烧香神歌中,有很多弘扬传统道德方面的内容,如:尊老爱幼、敬祖、尊师、助人为乐,处事宽宏大度,给人以人生礼仪教育。通过祭祀仪式,会产生特殊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后代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具有独特的教化作用。 |
历史渊源 | 汉军旗香祭礼的历史渊源较为复杂。总体上说,是汉族文化与满族萨满祭祀的融合。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汉军旗烧香与满族祭祀习俗多有相近之处: 根据已故著名汉军萨满张玉海老先生的生前追忆,陈汉军张氏本坛创坛于公元627-630年。张氏本坛前10代萨满均是女性老者,这些女性老者在家族中很受人尊重,兼"代乳妈妈",谁家大人小孩生病,便用最原始的方法:扎针(缝衣针)、拔罐子、"灸艾子"祛病,兼癔病理疗。最初称这些人为"察玛妈妈",至清初始称为"萨满"(察玛)。 至现在,张氏本坛已传承13代,由13代传人张忠华领坛,并培育新萨满张新华、张英普等10余人。已故上代老萨满张玉海老先生过世前责成其长子荣波组织本坛。现完全可出坛,进行完整的汉军旗祭祀活动。 |
传承普系 | 张氏本坛创坛于公元627-630年。前10代萨满均是女性老者。 第十一代:王学; 第十二代:张玉海, 张荣革, 张俊文; 第十三代:张忠华, 张新华, 张新德, 张新宽, 张英普; 第十四代:张洪年; 至现在,张氏本坛已传承14代,由13代传人张忠华掌坛,并培育新萨满张新华、张英普、张洪年等10余人。已故上代老萨满张玉海老先生过世前曾责成其长子荣波组织本坛。现张忠华掌坛完全可出坛,进行完整的汉军旗祭祀及其表演活动。 |
器具制作及作品 | 旗香 单鼓 腰铃 神刀 银针 供案 供品等。 作品: 烧香祭祖活动,旅游表演活动。 |
濒危状况 | 由于学、练、演均需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上占用了大量务农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着经济收入。而国家又不做这方面的资助,全靠家族自发维持,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更加主要的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年轻人对学业和个人的前途、事业的追求很盛。因此,年轻人不愿意学。如果长此下去,有失传的危机。 |
保护计划 | 一、保护内容: 1、对萨满、栽力进行保护。 2、对吉林乌拉陈汉军张氏烧香习俗的进行保护。 二、五年计划: 2007年: 将项目上报国家,确立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 建立培训制度体系,培养一支队伍。 2009年: 确立该地区为文化生态保护区,落实保护机制。 2010年: 在该地区建立专题旅游景点,使其影响不断扩大。 2011年: 向社会以及国内外招商引资,使资金渠道多元化。 三、保障措施: 政府政策倾斜,媒体及时准确地跟踪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