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库
夹皮沟金矿
    在线浏览
介绍夹皮沟金矿采金历史悠久。1845年采金人马文良在夹皮沟北山发现山金和露头矿脉金矿资源丰富,矿脉厚达40-50米。采金高峰时,约有数千人。1845年,韩氏家族创业者韩宪忠独占此地,从此,夹皮沟金矿开始了"韩边外"的统治时期,直到1934年。
1945年8月15日,夹皮沟金矿从日本侵略者手里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0月成立了夹皮沟金矿局,刘洪涛同志任夹皮沟金矿局经理。1946年1月,矿山恢复了生产,夹皮沟金矿成为我国第一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生产的黄金矿山。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中国加入WTO,黄金市场开放,企业进入市场,夹皮沟金矿成为首批上海黄金交易所108家会员单位之一。
主要价值:
1、历史价值。
夹皮沟地区处长白山余脉,松花江流域,采金工艺是该地历史上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手段,对研究长白山的历史文化颇具价值。
2、文化价值。
夹皮沟金矿的经营观念、经营作风、管理方法、员工教育等都反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颇有研究价值。
3、民俗价值。
民间在进行砂金或脉金的采淘时,常有祭祀活动,在最初采金时,人们住在简易的棚子里,可视为以前关东住房的雏形,民谣的"关东五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即源于此。
4、文学价值。
在关东民间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内容(如《大金牛的传说》、《老金厂的传说》等)都与采金有关,对进一步研究关东民间文学具重要意义。
5、科学价值。
夹皮沟金矿的工艺手段科学严谨,对地质的探查规范化科学化,这些作法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基本内容公司拥有8个分矿、2个控股子公司、1支钻探队、1座东北地区最大的黄金精炼厂、3座选矿厂,采选综合能力1200吨/日,年生产销售黄金近1.5吨,占有开采区和勘查区近56.5平方公里。建国以来,累计为国家生产黄金70多吨。黄金主要产品是大金牛牌1#、2#标准金锭,副产品为银、铜、铅,另外有470余万吨尾矿(金品位0.5-1.01克/吨)已与吉林现代集团共同开发。
基本特征目前,这座拥有近二百年历史的黄金老矿,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3年为谋求发展,向现代企业迈近做了巨大的努力:加强基础工作管理;重用技术人才,注重地质研究,加大地探增储力度;加大技改力度,实现产品升级;积极推进主辅分离;区域资源整合取得成果,为企业未来发展拓宽了空间;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变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保证企业稳步发展;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利用国家扶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在申报基础上,积极动作。针对中国加入WTO,黄金市场放开,企业进入市场,成为首批上海黄金交易所108家会员单位之一。
主要价值1、历史价值。
夹皮沟地区处长白山余脉,松花江流域,采金工艺是该地历史上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手段,对研究长白山的历史文化颇具价值。
2、文化价值。
夹皮沟金矿的经营观念、经营作风、管理方法、员工教育等都反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颇有研究价值。
3、民俗价值。
民间在进行砂金或脉金的采淘时,常有祭祀活动,在最初采金时,人们住在简易的棚子里,可视为以前关东住房的雏形,民谣的"关东五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即源于此。
4、文学价值。
在关东民间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内容(如《大金牛的传说》、《老金厂的传说》等)都与采金有关,对进一步研究关东民间文学具重要意义。
5、科学价值。
夹皮沟金矿的工艺手段科学严谨,对地质的探查规范化科学化,这些作法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历史渊源夹皮沟金矿采金历史悠久。1845年采金人马文良在夹皮沟北山发现山金和露头矿脉金矿资源丰富,矿脉厚达40-50米。采金高峰时,约有数千人。1845年,韩氏家族创业者韩宪忠独占此地,从此,夹皮沟金矿开始了"韩边外"的统治时期,直到1934年。
1894年7月25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7月沙俄帝国主义侵入了我国东北。1902年3月2日,吉林将军长顺与沙俄吉黑两省交涉官留巴缔结了《吉林开办金矿条约》和《续订吉林开办金矿条约》,从此沙俄帝国的勘探者们相继进驻夹皮沟金矿。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秘密签订了《中日条约》,日本根据条约第四条,获得夹皮沟金矿开采合办权。
1933年12月23日,韩氏家族四世韩绣堂在无力维持采金生产的情况下,从"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贷款数百万元,与满铁的附庸"大同殖产株式会社"代表立花良介签订了《合办经营契约》。1934年6月,日本开矿勘探队进驻夹皮沟金矿,随后将夹皮沟金矿改为直属"大同株式会社",至此,韩氏家族彻底破产,夹皮沟金矿沦落日本侵略者手中。
1945年8月15日,夹皮沟金矿从日本侵略者手里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0月成立了夹皮沟金矿局,刘洪涛同志任夹皮沟金矿局经理。1946年1月,矿山恢复了生产,夹皮沟金矿成为我国第一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生产的黄金矿山。
传承普系夹皮沟金矿历史悠久,从1820年砂金始祖孙继高确立"把头"制始,1845年马文良山金大发现成为"脉金始祖",再至韩氏(韩宪宗--韩寿文--韩登举--韩绣堂)四代以夹皮沟为中心采金的"边外"生涯,以至新中国成立后夹皮沟以吴忠江为代表的民间采金活动,迄今已有187年的历史。
砂金与脉金,作为该处民间的采金工艺,从传承角度看,最初从孙继高到马文良, 再到韩宪宗,是一种师徒式传承关系;而韩边外四代则是家族式的,同时,因为简单易学,其后则更多的是民间流传相承。
在遍地黄金的夹皮沟,几乎家家都懂砂金,人人都会砂金。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当推吴忠江,他1955年生于夹皮沟,15岁时即随人放山(采参)、淘金,在夹皮沟北山的铺天拥有洪沟百年老井。他为人重情讲义,乐善好施,采金而事农桑,颇有当今"韩边外"的风范。
器具制作及作品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化学冶炼法、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可年冶炼黄金30吨,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黄金精炼厂。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改变过去落后的蒸汞冶炼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纯度。经上海黄金交易所标准金锭品级资格认证和 L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夹皮沟金矿生产的产品已达到国家2#金锭(即纯度99.95%)标准,提高了经济效益,公司生产的黄金产品从此可以用自己注册的品牌上市,为开发夹皮沟储量极大的矿石资源创造了条件。
保护计划一、保护内容:
1、保护采金工艺的民间传承人,深入研究采金工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建设百年老矿旅游风景区,保护采金遗迹。
二、五年计划:
2007、2008: 调查保护传承人,收集整理采金传承人详细资料。
2009: 建成百年老矿旅游风景区,建立采金工艺演示景点。
2010、2011: 形成采金工艺文化园,多功能、全方位展示采金工艺,保护弘扬采金文化。
三、保障措施:
1、做好传承人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2、探讨采金工艺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立专家与民间传承人相结合研究组织。
3、在百年老矿旅游风景区建立砂金和脉金传统采金工艺演示景点。
© 版权所有:吉林省图书馆 数字图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