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 黄龙戏是以东北皮影戏中流传于农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此地影"(当地民间艺人对本地皮影戏的俗称)音乐为基调,以由"此地影"演化而来的民间小戏(当地俗称"唱玩意儿")为基础形态,充分吸收和借鉴本地萨满乐舞、民间说唱、口头文学、民间小调等艺术手段,形成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广泛文化基础、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农安在辽、金时期称黄龙府,故称黄龙戏。 黄龙戏主要历史沿革及其发展阶段是: ①本源期(约1889年前后),即:由"此地影"演化生成民间影调小戏时期;②雏形期(约1889-1958年),即民间影调小戏日益演化、丰富、形成时期;③定型与发展期(1959-1978年)即:正式命名黄龙戏、组建黄龙戏剧团,实现先期发展时期;④改革与相对高潮期(1979-1996年)即:重建黄龙戏剧团、改革创新、迭创辉煌时期;⑤停滞与抢救期(1996-至今),即:发展停滞濒危,初步加以保护和抢救的时期。 黄龙戏是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综合性的独特地方传统戏曲剧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产业价值,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黄龙戏诞生地原为北方民族狩猎游牧文化的纵深地带,其中蕴含着马背民族文化雄健磊落、质朴刚健的风貌特色,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北雄南秀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龙戏曾先后荣获过"文华奖"、"梅花奖"、"孔三传戏曲音乐金牌奖"、"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传统与现代结合'荣誉奖"等30余项,1985年黄龙戏被收入《中国戏曲年鉴》。 |
基本内容 | 黄龙戏是以农安本地流传的驴皮影音乐为基调,以农安民间小戏为基础,借鉴民歌等民间音乐舞蹈等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和鲜明艺术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在主奏乐件、唱腔音乐、表演形式上,与其它戏曲相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黄龙戏的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唱词念白生动简练,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黄龙戏的音乐基调,是以本地皮影唱腔、音乐为基本素材,吸收民间音乐加工而成,既保持了皮影音乐中主要成份,又加以创新变化,加入新的审美元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戏曲剧种。其唱腔可分为正调、清调两种,有女正调、女清调、男正调三套声腔,都是上下两句、结构严谨的方正乐段。音乐结构采用乐段体,可多次反复。 黄龙戏的音乐板式,是根据皮影唱腔音乐的"一板、二板"原型,结合民间小戏、借鉴本地民歌形成的。其中有平板、快平板、平板三眼、行板、流水板、垛板、散板等。 黄龙戏的行当分腔,主要在唱法、旋律、音色上,而不在音区。行当分腔主要包括男女分腔、年龄分腔、唱法分腔和旋律分腔等,并根据剧中人物情绪,使用部分皮影小调来丰富处理。 黄龙戏的音乐及唱腔伴奏采用小型民族管弦乐队。主奏乐件是本地四弦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黄龙琴和高胡。弦乐有二胡、中胡、大提琴和倍提琴;管乐有竹笛、唢呐和笙;弹拔乐有扬琴、琵琶、中阮、三弦、大阮;打击乐有板、单皮、小堂鼓、大堂鼓、锣、钹、木鱼、碰钟组成。演奏时,常由一人兼几种乐器。整个乐调,似影非影,亲切宜人。 黄龙戏的表演形式,充分借鉴了皮影戏中舞台上傀儡影人的动作特点,在舞蹈上,吸收了本地民间歌舞、萨满舞等艺术手段,丰富多彩,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 黄龙戏题材选择丰富,既可演历史戏,亦可演现代戏,既可演大戏,又可演小戏,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艺术个性。 |
基本特征 | 一、项目宏观特征: 1、传承性:黄龙戏的历史渊源极为深远,可以追溯到宋、辽、金时期。它胚胎于清朝末期(1889年左右),发展于解放初期(1959年),改革开放后,即上世纪80年代进入高潮期。它是在民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土壤上生成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本地各项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是农安地方文化艺术集成式的创新传承,反映和体现了中国东北人民特别是黄龙府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和体现了黄龙府地域的传统人文精神和风土人情,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传承性。 2、地域性:黄龙戏是千百年来黄龙府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的基本反映,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文化上,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色彩,鲜明的黄龙府印记,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3、综合性:黄龙戏是兼具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艺术形式,更吸纳和借鉴了本地皮影、民间戏曲、民间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最终形成的具有多种艺术审美综合性的地方艺术。 4、民族性:黄龙戏是典型的东北地方戏曲艺术,它的艺术与文化本体,具有比较突出的东北地域文化特征。从历史上看,东北作为与中原文化相激相融、互动互补的文化区域,是夫余、契丹、女真、高丽、党项、突厥、蒙古等少数民族生息繁衍之地,辽金时期"壮伟狠戾"(徐渭《南词叙录》语)的武夫马上亡歌对黄龙府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华民族北雄南秀、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艺术本体特征 1、艺术构成的独特性:黄龙戏以"此地影"为基础,融合了本地民间小调、戏曲曲牌、皮影专调、神(香)调等多种艺术的音乐、表演、舞台等多方面艺术语言,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理念、精神和技巧系统等的独特性征。 2、音乐风格的独特性:黄龙戏的音乐唱腔是以"此地影"行当分腔和板眼变化基础为原型。板式结构和表现功能突出了落音规律的旋法特征、特性乐汇等"此地影"音乐语言,依字行腔融合新音调,总体上呈现出"似影非影",既高亢、粗犷、质朴、鲜活又不失细腻、柔婉的独特唱腔音乐风格。 3、表演程式的独特性:黄龙戏的表演程式,与其它地方剧种相比,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突出表现在动作夸张,动物(如鹰、虎、马等)象形意味浓厚、线条粗犷、刚柔并济;念白凸现地域化、生活化特征。 4、题材风格的独特性:多取材于本地民间口头文学、风物传说、重大历史人物事件等,具有浓厚的本地历史与文化传统色彩。 |
主要价值 | 1、历史价值:黄龙戏是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充分反映了东北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中的分化与整合,是民族文化精神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重要的历史承继与文化遗存价值。 2、文化价值:黄龙府是历史上东北各民族共同聚居的繁华都市,黄龙戏是从历史到现在东北各民族文化艺术共同作用的产物,是各东北民族文化因子对立统一、交融互摄的结晶,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具有典型的文化个性和艺术特征,反映了东北区域民族文化精神和黄龙府地方文化特色,其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特定区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个性化体现。 3、学术价值:黄龙戏是东北黄龙府历史、文化、艺术在新的条件下的生发。它所内涵的萨满文化、民间戏曲文化和民歌等文化艺术具体表现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原生态性质;同时,它所体现和反映的宋、辽、金以及女真、夫余等文化艺术因素,也都是民族文化艺术的存留,其间所蕴含的风俗、风情等,都是民俗的艺术表现和再现。所以,从学术上讲,黄龙戏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4、艺术价值: ①黄龙戏是黄龙府社会历史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独特艺术之花,具有个性化审美特征。 ②黄龙戏是地方民间文艺是最高表现形式,具有和谐艺术、和谐文化的典型代表意义。 ③黄龙戏是地方戏曲艺术中的典型代表,具有地方戏曲艺术的共性和个性,是民族地方戏曲最高艺术境界的具体展现。 ④黄龙戏作为民族区域文化艺术品牌,具有极大的艺术发展空间和产业发展前景。 |
历史渊源 | 黄龙戏是以东北皮影戏中,流传于农安本地的"此地影"(艺人对本地皮影的称谓)音乐为基调,以流传于农安的民间小戏(俗称"唱玩意")为基础,并充分借鉴和吸收本地萨满乐舞、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悠久传统、广泛文化基础的珍稀地方戏曲剧种。因农安古城在辽金时称黄龙府,故称黄龙戏。 黄龙戏的历史渊源极为久远。它的唱腔音乐源于我国独有的皮影艺术。据史料记载,我国皮影艺术起源于西汉时期,唐、五代时期已趋成熟,宋代极为盛行,广为传播,清代达到了艺术高峰。东北皮影艺术是在两宋时传入的,并与当时契丹、女真、兀惹等东北民族文化相结合,交互作用,而产生了新的发展与嬗变,并最终形成了东北皮影的艺术风格特色。黄龙府是辽、金两朝的政治陪都、军事重镇和文化商贸中心之一,皮影艺术传入东北后,也在黄龙府广为传播,成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族性、地方性的戏曲艺术,代代流传下来。据解放初期调查,农安皮影早在清末农安建县(1889年)前后,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并产生了创新发展的新的艺术形式,即在皮影曲调、唱腔音乐、表演特征的基础上,改由人幕后操纵牛皮影人(傀儡)演出为演员直接上台演出的一种民间小戏(俗称"唱玩意儿"),既不失皮影艺术的韵味,又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成为广大艺人走街串巷、田间地头演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农安民间主要戏曲艺术形式。从民国到解放前后,农安著名的民间小戏传人有张小手、王矬子、池兜子等。1947年,农安解放以后,民间小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1959年,为深入贯彻周恩来总理关于东北要发展自己的戏曲剧种的指示精神,落实吉林省文化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农安县对全县民间小戏、太平鼓、萨满舞、民歌等民间艺术进行了挖掘整理,并以民间小戏为基础进一步总结、完善、改革,开始了新剧种的剧目实验工作,并命名新剧种为黄龙戏。1960年4月,第一个大型黄龙戏实验剧目《樊梨花》与观众见面;7月,第二个黄龙戏实验剧目《珍珠串》相继上演,并分别赴省、市委汇报演出,吉林省电台进行了实况转播。两个剧目公演后,受到省、市领导和戏曲专家、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受到了省、市文化部门的表彰奖励。为推动黄龙戏的深入发展,中共农安县委发出了《关于普及提高黄龙戏的指示》,并于1960年10月,经吉林省文化局和农安县委批准,正式组建了黄龙戏实验剧团,是为东北三省内较早组建,且唯一拥有独立剧种的县级戏剧艺术团,黄龙戏获得了极大发展,成为吉林省特别是农安县的文化名片之一,从建团到1962年10月,仅两年时间,便创作、改编演出了《陈三两》、《喜荣归》、《打瓜园》等13个剧目,引起了国内戏剧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1962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晏甬以及著名作曲家马可、胡沙、贺飞等同志,先后赴农安观看了黄龙戏,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称许"它为祖国戏曲百花园中又添了一朵新花。""文革"开始后,黄龙戏横遭摧残,剧团被迫解散,演职人员下放劳动。改革开放以来,黄龙戏进入了全面恢复时期。黄龙戏剧团得以重建,并举办小科班,先后培养出几十名青年演员。尤其是在恢复排演原有剧目的同时,又创编了《改规矩》、《黄鱼仙子》等新剧目。特别是1980年,创作排演了八场黄龙戏现代风俗喜剧《无事生非》,荣获吉林省戏剧汇演一等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标志着黄龙戏日趋成熟,进入了全面的改革和飞跃阶段。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黄龙戏在主奏乐件(黄龙琴)、音乐板式、唱腔等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完善,更加强化地方特色和艺术个性,形成了黄龙戏独特的艺术风格。1984年,大型黄龙戏《风雨菱
花》在省、市汇演中分获一、二等奖,《风雨菱花》的舞美设计荣获1986年布拉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国际舞台美术展览"传统与现代结合"荣誉奖,黄龙戏进入了高潮期。1989年,由王福义编剧、赵贵军作曲、李学忠导演、马忠芹、雷霆主演的黄龙戏大型历史剧《魂系黄龙府》一举囊括了吉林省首届艺术节的各项大奖。同年9月,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农安举办了有全国各地专家参加的全国地方剧种研讨会,对黄龙戏给予了高度评价。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郭汉城认为:"黄龙戏在全国只此一家……黄龙戏不仅是农安的、长春的、吉林的、更是我们国家的、民族的。"还当场为黄龙戏题写了"民族瑰宝"四字。1990年11月,《魂系黄龙府》奉调晋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戏剧节展演,震撼了国内戏剧界,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广大观众,都给予了极高评价。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同志亲笔题词"喜看魂系黄龙府,剧坛新花又一枝。"此后,黄龙戏大型辽金历史题材剧《大漠钟声》、《圣明楼》、《鹰格夫人》接连获得成功,在全国和省、市汇演中获奖。2005年,黄龙戏大型历史剧《兀术与鹰格》荣获吉林省新剧目一等奖,首届长春文化艺术节优秀奖。黄龙戏被收入《中国戏曲大辞典》,它在剧本创作、作曲、舞美、表演等方面,均获得过 "文华奖"、"梅花奖"、孔三传戏曲音乐金牌奖等国内戏剧界的最高奖。 |
传承普系 | 传 承 谱 系 黄龙戏是在以皮影调入戏的民间小戏基础上形成的。解放前,都是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据调查考证,目前可以确认的黄龙戏(唱玩意儿)传人主要传承人关系是:清末民初农安华家著名艺人张小手(艺名,本名失传),传给第二代艺人滨河刘大臣、华家迟兜子(艺名,本名失传),刘、迟传人为农安县青山乡的王矬子(诨名,本名失传)和三盛玉镇的李庆衡,王、李二人传授给雷霆、赵桂荣等人。此时,恰值解放。解放后,正式成立黄龙戏剧团以来,主要传人如下:
代 别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作曲): 张兴权, 男, 出生年月:1926年,学艺时间: 1942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刘景先, 男,出生年月: 1927年, 学艺时间:1942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刘景达, 男,出生年月: 1930年,学艺时间: 1945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第二代(作曲): 张中华, 男,出生年月: 1936年,学艺时间: 1951年,居住地址: 华家镇; 苗宝信, 男,出生年月: 1948年,学艺时间: 1964年,居住地址: 华家镇; 第三代(作曲): 赵桂军, 男,出生年月: 1955年,学艺时间: 1965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第一代(编剧): 陈继起, 男,出生年月: 1936年,学艺时间: 1958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孙维新, 男,出生年月: 1932年,学艺时间: 1951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第二代(编剧): 杨廷玉, 男,出生年月: 1950年,学艺时间: 1970年,居住地址: 开安镇; 顾 太, 男,出生年月: 1949年,学艺时间: 1968年,居住地址: 新农乡; 李玉君, 男,出生年月: 1936年,学艺时间: 1960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第三代(编剧): 王福义, 男,出生年月: 1950年,学艺时间: 1971年,居住地址: 华家镇; 第一代(主演): 雷 霆, 男,出生年月: 1938年,学艺时间: 1949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赵桂荣, 女,出生年月: 1940年,学艺时间: 1953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李玉君, 女,出生年月: 1936年,学艺时间: 1964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第二代(主演): 马中芹, 女,出生年月: 1955年,学艺时间: 1972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董福林, 男,出生年月: 1954年,学艺时间: 1974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朱洪义, 男,出生年月: 1943年,学艺时间: 1960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第三代(主演): 王书丽, 女,出生年月: 1958年,学艺时间: 1977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张海军, 男,出生年月: 1966年,学艺时间: 1983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王秀凤, 女,出生年月: 1966年,学艺时间: 1983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魏国君, 男,出生年月: 1957年,学艺时间: 1978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郝春荣, 女,出生年月: 1956年,学艺时间: 1976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刘天昌, 男,出生年月: 1968年,学艺时间: 1972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王玉欣, 女,出生年月: 1968年,学艺时间: 1972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第一代(导演): 邹庆忠, 男,出生年月: 1946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第二代(导演): 刘建伟, 男,出生年月: 1943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第三代(导演): 赵明武, 男,出生年月: 1940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第一代(舞美): 涂续忠, 男,出生年月: 1928年,居住地址: 华家镇; 第二代(舞美): 吴振荣, 男,出生年月: 1943年,居住地址: 农安镇; |
器具制作及作品 | 1、适用乐器 (1)主奏乐件:黄龙琴、高胡; (2)弦乐:二胡、中胡、大提琴、倍提琴; (3)管乐:竹笛、唢呐、笙; (4)弹拔乐:扬琴、琵琶、中阮、三弦、大阮; (5)打击乐:板、单皮、大小堂鼓、锣、钹、木鱼、碰钟。 2、主要作品(剧目): 《樊梨花》《珍珠串》《陈三两》《生死牌》《女驸马》《望江亭》《搬窑》《喜荣归》《钱秀才》、《哭剑》、《庵堂会》、《珠凤缘》、《挑女婿》、《张飞审瓜》、《打瓜园》、《黄鱼仙子》、《改规矩》、《一窝猪羔》、《粮仓内外》、《红楼夜审》、《无事生非》、《巧设连环计》、《风雨菱花》、《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圣明楼》、《鹰格夫人》、《兀术与鹰格》等100余出。 |
濒危状况 | 多年来,在农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安县文化局、黄龙戏剧团,为保护和发展好黄龙戏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艰苦努力。但是,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作用下,黄龙戏的发展举步维艰,亟待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挖掘: 一是后继乏人问题突出。一方面,原有艺术人才老化,骨干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后续艺术人才短缺,青年演艺人才断档。造成了艺术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二是艺术研究和传承不力问题严重。缺乏对黄龙戏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的系统挖掘、整理、研究和总结,一些传统艺术绝技濒临失传; 三是工作保障不力问题严重。一方面,演员服装、道具、舞台设备短缺不足,陈旧老化,亟待补充更新;另一方面,没有排练场地,经费短缺,难以维持正常的戏剧生产。这是制约黄龙戏发展的"瓶颈"。 |
保护计划 | 保护内容: 1、艺术形式保护:要从继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高度,保护黄龙戏这一独特的珍稀地方戏曲艺术,为丰富民族戏剧艺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服务; 2、人才队伍保护:要从加强培训入手,大力培养黄龙戏后续人才队伍;提高待遇,加强教育,用感情和事业留住现有人才,提高人才素质;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演艺人才队伍,传承黄龙戏艺术; 3、保障机制保护:要建立健全黄龙戏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黄龙戏戏剧生产正常进行;特别是要着眼于打造精品品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设备、服装、道具以及艺术研究等能够适应打造地方艺术精品的需要。
五年计划:
2006年——保护措施:举办黄龙戏小科班; 预期目标:培训20岁以下年青演员30人左右; 2007年——保护措施:创编生产新的精品剧目; 预期目标:参加省、市、国家戏剧节、艺术节展演; 2008年——保护措施:逐步建立黄龙戏艺术培训基地; 预期目标:使人才培训常态化、制度化; 2009年——保护措施: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黄龙戏都市巡演; 预期目标:把黄龙戏打造成东北、农安民族文化品牌; 2010年——保护措施:发展黄龙戏剧文化产业项目; 预期目标:实现黄龙戏生产、演出的产业化,逐步拓展文化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