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 象帽舞"是"农乐舞"最高表现形式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一个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它把音乐、舞蹈、演唱融为一体,其舞姿活泼优雅,节奏欢快舒畅,充分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悦之情和活泼大方的民族气质,是朝鲜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财富。 |
基本内容 | "象帽舞"是"农乐舞"最高表现形式,据传说:古代朝鲜族人民在耕作时,为了防止虎、狼等野兽的侵扰,用大象毛绑在帽尖上左右摇摆,用来驱赶野兽。另一种传说是:古代朝鲜人狩猎时,在猎取野兽后,甩动发髻以示庆贺,久而久之,形成了朝鲜族特有的民族、民俗舞蹈表演形式。甩象帽,属于独特的技巧表演,舞者以颈项的力量频频摇动头部,使所戴象帽的飘带旋转如风,似车轮飞转般在舞者的头顶和身体向前甩、后、左、右画出各种光辉耀眼的美妙彩环。甩象帽动作花样繁多,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立甩象"和"抖露珠象"等。它种类繁多,具体分为:长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线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其中"线象帽"又称"十二脚象帽",它是用窗户纸割成长纸条绑在用牛皮编成的象帽棍上,转圈摇头,能发挥和表现各种舞蹈技巧;"羽象帽"又称"毛象帽",是艺术含量较高的一种"象帽舞"表现形式,其做法是将十根白鹭羽毛捆在一起,扎在象帽尖顶上五彩缤纷的"连珠串"(象帽棍)上,好象秋天里的一把灵芝草,表示喜庆和吉祥的之情;"尾巴象帽"是利用1-2尺长并较窄的窗户纸纸条,固定在象帽尖顶的"连珠串"上,然后左右摇头摆动,如同动物尾巴摇动,意在表现其自由的姿态。"火花象帽"是在"象帽带"尖上绑上几个萤火虫,表演时仿佛萤火虫飞来飞去,显示出富丽堂皇的景象。"象帽"最早是用葫芦锯成一半,用木材制作成一个上为圆球型、下为圆柱型的柱头,按在葫芦底中心并刷上桐油,再用牛皮制作的绳(象帽棍)绑上窗户纸纸条固定在葫芦顶的"柱头"上,转圈摇头,作大圆型动作,结合杂技形式的舞蹈动作,如钻圈、旋子、扶地翻转身体、上台阶等高难度技巧动作,并辅以手鼓、长鼓、边鼓、以及大锣、小金、洞箫、短笛、朝鲜族唢呐等乐器伴奏,能发挥和表现各种舞蹈技巧,舞蹈欢快舒畅,令人赏心悦目。 表演步骤:乐起,先甩短象帽,配以手鼓,做各种舞蹈动作;再换中象帽,配以长鼓,做钻圈、旋子、扶地翻转身体等动作;最后,由一至三人甩长象帽,做跳纸条、上台阶、圈人等动作,使舞蹈达到最高潮。 中国朝鲜族"象帽舞"与朝鲜、韩国的"象帽舞"略有不同,制作工艺和表演也不尽相同,目前,汪清县的"象帽"制作已达到了领先水平,象帽彩带长度达到了28米,是目前最长的象帽舞彩带。 |
基本特征 | 一、民众性:"象帽舞"自清朝末年传入中国以来,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当地朝鲜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民族特有的艺术表演形式,并形成了延边朝鲜族舞蹈又一特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朝鲜族独特的舞蹈形式,表现出了朝鲜族人民热爱生活,富于创造和活泼大方的民族气质。 二、综合性:"象帽舞"集演奏、演员、舞蹈于一体,是综合性的民间艺术。 三、代表性:"象帽舞"是全国少数民族中朝鲜族特有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 |
主要价值 | 一、历史价值:它是朝鲜族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19世纪末、20年代初,随朝鲜人口大量移居中国而带入吉林延边,在解放后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延边朝鲜族特有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形式。 二、艺术价值:它具有民族特色,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朝鲜族代表性的舞蹈表现形式,它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族舞蹈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文化价值: 1、它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如同朝鲜族其它的体育竞技项目,如:秋千、跳板等;又如同中国杂技,必须下大气力和功夫才能达到较高层次和境界。 2、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性,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3、"象帽舞"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可以作为朝鲜族的艺术品牌弘扬光大,也可望形成以"象帽舞"为主的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
历史渊源 | "象帽舞"是朝鲜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一个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它把音乐、舞蹈、演唱融为一体,其舞姿活泼优雅,节奏欢快舒畅,充分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悦之情和活泼大方的民族气质,是朝鲜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财富。 "象帽舞"是"农乐舞"中的最高表现形式,表现出整个"农乐舞"当中的最高技巧和最高兴奋点,并散发出浓郁的民族风趣,可以称其为整个"农乐舞"当中的华彩篇章。据史料记载,古朝鲜每年十月秋收后,都隆重举行"祭天"的宗教仪式,人们"昼夜饮食歌舞"。辰国(指马韩、辰韩、弁韩)在公元前三世纪,每年都在五月播种和十月秋收之后,举国上下举行"祭天"仪式,人们载歌载舞,共同欢乐,充满着浓郁的节日气氛。历史文献《三国志》的"乐夷传"中描述其舞蹈时说:"其舞,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低昂,手足相应奏节,有似铎舞"。近似今天的的"农乐舞"。其后,对"农乐舞"便没有更多的史料记载。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到了朝鲜"李朝"时期,"农乐舞"成为带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地方性的民族艺术。朝鲜族迁入中国东北后,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世代相传发扬光大。据调查,早在1949年,汪清县的许多朝鲜族村就组建了"象帽舞"表演队,由梁泰荣传授"象帽舞"技艺,每逢节日、婚礼、花甲、农闲及竞技活动之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尽情表演,深受人们的喜爱。解放以后,1954年"农乐舞"作为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艺术,经过众多演艺家的辛勤劳动,将"象帽舞"的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十年"动乱"时期,农乐舞被列为封建艺术停止表演。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农乐舞(象帽舞)"才得以重见光明,恢复原貌,并趋于完善,发展成具有中国朝鲜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改革开放以来,汪清县文化局非常重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县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投入人力和物力,为"象帽舞"的保护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象帽舞"这一朝鲜族传统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得以延续。 汪清县的"象帽舞"表演队曾多次参加了全国性的表演比赛和省、州大赛,并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称赞。1986年8月,在北京"全国首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表演的"象帽舞"《欢乐》荣获"特别奖";1987年8月15日,百草沟镇举办了"首届农民文化周",在文化周期间,有千人舞蹈队表演大型"农乐舞",引起省、州、县领导的重视。1988年9月,以百草沟镇朝鲜族业余文艺骨干为主组成的吉林省代表队,参加了在昆明举行的"全国首届广场民间舞蹈比赛",他们所表演的"农乐舞",轰动了春城,荣获优秀代表队称号;1989年国庆节,这个队应邀参加国庆四十周年天安门广场联欢晚会演出和第二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演出,受到了首都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1991年9月,以汪清县文化馆文艺辅导员为主的"州演出队"参加了在沈阳举办的全国优秀秧歌及民间广场舞大赛,该队表演的"农乐舞"荣获优秀奖;该队还曾在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决赛中获得"荷花奖"、在全国"群星杯"广场舞比赛中获得银奖、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汪清县百草沟镇也因此被州文化局命名为"象帽舞"之乡。 |
器具制作及作品 | 1、打击类:长鼓、圆鼓、手鼓、边鼓、大锣、小金等; 2、吹奏类:洞箫、短笛、朝鲜族唢呐等; 3、象帽:长象帽、中象帽、短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 4、作品:《欢喜》、《喜悦》、《欢腾》、《节日之夜》、《腾飞吧,长白山》等。 |
濒危状况 | 多年来汪清县文化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象帽舞的发掘、保护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面对我们的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一、象帽舞队员人员老化,骨干人才流失、断档,一些绝技有失传的危险。二活动资金不足,对象帽舞的文化内涵没有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三、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人们对象帽舞关注不足,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令人堪忧。 |
保护计划 | 为了培养象帽舞后备人才,汪清县文化馆从2002年开始每年举办象帽舞培训班使象帽舞这一传统的民族舞蹈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县财政从2002年至今共为象帽舞投入28.65万元,其中,象帽舞人才培训平均每年投入培训经费4万元,累计投入16万元,2003年为庆祝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县政府投入8万元作为排练、演出及购置器材费用。2004年县财政拨专项资金为象帽舞基地购置象帽50个,专用服装64套,长鼓16个,手鼓50个,累计投入资金4.65万元。此外,为了使象帽舞这一传统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汪清县文化局制定了5年发展计划保障措施和保护机制,为今后的挖掘、保护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