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库
吉林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坊
    在线浏览
介绍王氏鼓乐大量流传于黑龙江省南部、吉林省中北部及辽宁省的鞍山、丹东、辽阳等地。而所在地舒兰则处于长白山余脉及松花江流域,山水相济,土地肥沃,是祖国东北边陲开发较早的县区之一。
1759年,河北省抚宁县善吹打乐的王相如带艺逃荒,落脚于吉林省榆树屯,后迁入舒兰,先后九代从事民间鼓吹乐活动。而其早期形态--民间鼓乐则在汉代就已形成。
王氏鼓乐在逐代从事演出中,不但注重形式的发展变化,而且后几代中对我国古老的《工尺谱》进行了实用性改革,使我国的古谱也能象简谱那样灵活适用,从而延长了我国古老音谱的生存期。
王氏鼓乐表现力丰富,生命力旺盛,其原因在于它与民间的风格礼仪紧密地融为一体了。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鼓吹乐乐谱是十分宝贵的史料。其科学价值在于:将古谱与现代曲谱有机结合,将形成独特风格的鼓吹乐技艺。例如用唢呐将一曲《东方红》吹奏出70个调门,像海纳百川一样将各民族乐曲及西洋乐曲融会贯通,则会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活。其文化价值在于:兼备高端的艺术性,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群众性。
基本内容《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坊》是我国东北各种民间文化艺术的聚居中心及大本营。是集乐、唱、舞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流传于整个东北大地。正像民国34年榆树县十七区区长给鼓乐坊送一副对联那样:"荡气回肠民俗曲,魂牵大地鼓乐声"。它起源于宫廷之礼乐,后又广泛地应用于民间的风俗礼仪活动。
它的演出形式由单独的吹打两项目,逐渐发展成为合奏、三、四不齐协奏、独奏、演唱、独唱(十不闲、莲花落)咔唱等多种形式,供人赏视。在吹奏项目中既包括"俗乐"(大中小唢呐)也包括"雅乐"(艺人称:"细乐"是俗乐的对称,即:竹笙、管子、弹拨拉弦乐器等合奏),所吹奏的各种曲牌繁多、手法多变、深受百姓的欢迎。
鼓吹乐坊是鼓乐艺人从事营业性演出的既松散又有班规习俗的集体,民间称"鼓乐"或"鼓乐班"、"鼓乐棚"等。由于清末民初东北的民间鼓乐的大量普及和发展,由此也产生了演奏韵味和风格上的差异,如出现了演出不同的"南北流派"。他们的演奏手法不同,调高、曲牌、座位也都有所不同。
《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坊》的演奏艺术有多元性和灵活性,不但要乐手具备较高的演奏能力,还需要好的演唱技能,要求艺人和子女,不但要有一种乐器演奏为"拿手"、而且还要会多种打击乐器,既能吹奏,又能演唱,而且还要学会周边和本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姐妹艺术,如落子(评戏)、河北梆子、皮影、莲花落和后来发展起来的二人转、拉场戏、曲艺等各类段子,而且还要吹、咔、西皮、二黄、民歌、小调及秧歌曲。
《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坊》,在民国初期的演出形式上就日趋完整了,所以他家的六、七、八三代的继承人都是围桌子转一圈的多面手艺人。
《鼓吹乐》曲牌演奏比较难度最大的就是"牌子曲"类,因为它要有较高水平的司鼓手和打击乐手。"汉吹曲"和"水曲"稍次之。因为"牌子曲"它是一种多曲式、多板类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体。有的类似套曲,板式变化较为复杂,祖传称"来回折腾"。它的基本结构是:头、身子(出鼓、遄板、摔鼓、横头)、尾巴(出鼓、鼓扎子)最后用《工尺上》或《稍头》结尾。而"汉吹曲"是由引子(散板)、身子(16/4、8/4)或加赠板的4/4慢板和一至几节尾巴结束。
《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由于朝代更迭,他的家谱中后四代即:"连、国、文、景",基本是半农半艺的半职业型的"鼓吹乐坊",有雇用者去雇主家演奏,无雇用时在家切磋技艺和学习曲牌,由《连》字和《国》字辈起草,把他们沿用上五代曲牌的《工尺谱》进行了多次改进,由原来的竖写谱改为"横书古谱",在实践演练中既便于看谱演奏,又方便念读。这是在《王氏九代传承的鼓乐班》中有益创举,它解决了原古谱无法解决的三项大难题:(一)解决了原古谱四、四板中由于谱字太多又没强弱标志,使念读者无法直观阅读,只能靠师傅的口传心授。(二)古谱的横书可在下面添写唱词,方便新音乐作者使用。(三)横书古谱解决了现代音乐人为乐曲、戏曲等配器问题。
民间音乐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反过来又要劳动人民去发展它,丰富它,因此说它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人文学的体现。民间鼓吹乐是多种姐妹艺术的综合,有着其它艺术无法代替的艺术价值,也是我国人民传统民间人文科学的百科全书,民间鼓吹乐是我国各民族相互团结所认同的纽带,是东北各民族人民休养生息时刻离不开的民俗礼乐中的一件璀灿瑰宝。
《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的九代从艺的实践中所总结出的"鼓吹乐唢呐演奏技巧"和"四功绝活",由第八代"景"字辈执笔综合成。《唢呐十二字技巧与四功绝活》现已写成文字资料珍藏,以传于后两代接班人,即"永"字和"嘉"字两代传承人。
现在年近七十岁的"景"字辈第八代继承人王景堂已退休在家,他除了将上七代祖宗传下来的508首的鼓吹乐曲牌和参加工作近五十年所挖掘采录的300首鼓吹乐曲,以及近700首的民歌小调等进行分门别类整理照抄,以备珍藏传承。
《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坊》在民国期间至建国前曾有很多戏曲和曲艺及二人转的老艺人,在该鼓乐坊住班从艺,落脚求存,民初曾有苗、富(河间府来的唱十不闲、莲花落的民间艺人)、王庆荣(绰号:王大包,是唱河北梆子的艺人)、张有志(外号:老呔儿,是唱十不闲的艺人,后改唱落子"评戏"),还有吉林省二人转名老艺人李青山(艺名:金镶玉)、王云鹏(艺名:双红)、王国臣(艺名:粉白桃)、谷振铎、刘树德、程喜发、王忠堂等都住过王文举的鼓乐班。
基本特征《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35种民俗礼仪种类,其简介:婚、丧、聘、烧、坊,下、求、祭、盂、盲,撒、香、扫、卖、庆,吃、立、吹、挪、望,送、匾、盖、庙、创,过、彩、大、小、场,两殡、两办、迁、庆、网。1、婚:即结婚,又称为喜事。2、丧:发丧,也称发送老人。3、聘:又称聘姑娘或姑娘出嫁。4、烧:烧周年,人死后三个整年纪念日。5、坊:立牌坊是为寡居多年的贞节烈女立牌楼之举。6、下:放下神,又称:大神会,每年三月三、九月九日跳神者举办的仪式。7、求:求雨,久旱无雨所举办的仪式。8、祭:祭江。是祭拜龙王之举,求摆渡者平安。9、盂:盂兰会,又称:放河灯,水会。是祭典河神之举。10、盲:盲人集会。此举是盲人举办的仪式。11、撒:撒路灯,每年正月十五晚上举行。12、香:烧香,又称:打祖宗。即打点一下祖宗家谱。13、扫:祭扫祖坟,扫墓祭祖之举。14、卖:买卖开业庆典。15、庆:庆寿。又称:拜寿、上寿,即为60以上老人过寿辰。16、吃:吃喜,即升官发财或久病痊愈者摆酒庆贺。17、立:立碑,即为死者墓地立块石或木的名碑。18、吹:吹奶,生小孩产妇无奶水,故讨鼓乐席中的各碟菜尖儿。19、挪:挪坟,给亡人迁新家。20、望:望空。常年离家不归者举办的悼念仪式。21、送:送新兵。为子女当兵新举办的告别仪式。22、匾:送牌匾。23、盖:盖新房之庆典。24、庙:庙会以及佛像开光。25、创:创牌子。即做商品广告。26、过:过子。把儿子过房给某家之举。27、彩:过彩礼,即男女定婚过彩礼之举。28、大:大场子,即:秧歌,艺人称:吹大场子。29、小场子:给二人转伴奏。30、场:场(厂)庆日。31、两办;即生小孩满十二天称:"办十二晌"、满一个月称:"办满月"。32、两殡:丧事大办的礼仪程序比较复杂。一种是"经僧礼殡",另一种是"伙祭殡",两种礼仪不同发丧仪式。33、乔:乔迁新居。34、开:开排。顺江放木排,在开江放排时举办的仪式。35、网:开网。江河边打鱼者庆贺下网捕鱼之举。
《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归纳为民俗活动的普遍性,演出活动中的灵活性,机动性,包容各项演艺中的综合性,使《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久演不衰,久看不厌。
主要价值《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具有的丰富的表现力所体现出来的旺盛的生命力,如果离开了人群,离开了社会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繁衍的条件,从而也就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价值了。鼓吹乐之所以绵延几千年而未销声匿迹,而且像"车轱辘菜"一样顽强的生存下来,除了历代宫廷官府相继沿用壮声威,抬身价而为其愉悦享用,以维系他们的各种礼仪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在漫长的岁月里与人们的风俗礼仪紧密的融为一体了。百姓的民俗活动的存在正是鼓吹乐赖以生存的土壤。人类的民俗活动哺育了鼓吹乐,鼓吹乐也为民俗活动增添了光彩。鼓吹乐与民俗活动共生共存,休戚相关,只要民俗活动不败,鼓吹乐就不会亡。而且还将随之发生新的变化与沿袭。
《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的重要历史价值在于,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鼓吹乐乐谱,已成为十分宝贵的史料,并为今天的鼓吹乐发展奠定了厚重的基础;它的科学价值在于,将古谱与现代曲谱有机结合,形成独特风格的鼓吹乐技艺,如用唢呐将一曲《东方红》吹奏出70个调门,还能像海纳百川一样将各民族乐曲及西洋乐曲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演奏出让人叹为观止的绝活。它的文化价值在于,既有高端的艺术性,又有社会需要的群众性。
历史渊源舒兰,位于东北三省的腹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栖居。先秦时期已有肃慎(一说秽貊)人村落,至汉代后为上京路会宁府管辖,有多种宗教并存传播,至清代顺治年间被宫廷辞遣的宫廷乐手随移民大量流入此地,由于中原与北方撞击交融,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
由于满汉各民族的长期交流共存,使之《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和发展。
《王氏鼓吹乐》的由来已久,最初是以中原(今河北)的"吹打乐"带入了东北,又与东北的各民族风俗习惯融为一体,经历了二百多年不断的发展才形成了东北民间鼓吹乐。
《王氏九代祖传民间鼓吹乐》早期的形态--民间鼓乐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已形成。最初,鼓乐中的主奏乐器不叫"唢呐",而称:"金口角",元、明时期又称:"唆哪",清初流入民间又称:"金喇叭",清末民初才统称为"喇叭"或"唢呐"。
1、王氏家族带来中原的鼓吹艺术最初只是吹与打,就是以唢呐主吹乐曲,以镲锅、锣、钹、鼓等随击之,后由王氏的第二、三代逐渐发展成:吹、打、弹、咔、拉、唱等器乐与演唱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从而"十不闲"、"莲花落"、"大鼓书"、"梆子"、"皮簧"以及咔戏(即模拟音乐)等都先后进入了鼓吹乐班。从而发展了鼓吹乐的演出形式,集器乐与演唱、打击乐共于一体的综合演出形式,应用于民间风俗礼仪之中。
2、《王氏鼓吹乐》的确立期。
《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是在17世纪乾隆二十二年确立的。经查《相》、《纯》两代始衫留传下来的秘谱中有蒙古族部落的民间乐曲。如《八谱》、《海青拿鹅》、《四弦琴》、《三番和图》、《合图老八板》等。满族的民间乐曲有《祭柳》、《拜柳》、《柳河吟》、《柳河相》、以及《旗幡招》等。中原内地传来的《下西风》、《满汉将军令》、《万年欢》、《浪淘沙》、《平沙落雁》、《鸿雁捎书》等乐曲足以为确立期的佐证。这些乐曲在民间礼俗仪式中的演奏促进了满、汉、蒙各民族的团结,相容共存。因此王氏的鼓乐活动相继发展起来。鼓乐是以吹(大中小唢呐)为首、打(一棒苏、元室等锣鼓通)、咔(模拟声控的一种)、拉(拉弦乐器含扩弹拨乐器)、唱(唱十不闲、莲花落、评戏、梆子等整块的戏曲)五种演奏形式,其中"吹"是主要形式。
《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在逐代从事演出活动中,不但注重形式的发展变化,而且在后六、七、八代中对我国古老的《工尺谱》进行了实用性的改革。即《横书古谱》,此项改革的音谱已传给他的第十代子孙继承了,使我国的古谱也能向简谱那样灵活适用了,从而保留了我国古老的音谱的生存期。
3、《王氏九代鼓吹乐》是在清代光绪年间逐渐成熟和逐渐发展的,由于各代集中祖传艺,丰富了曲牌的类别如:"水(水曲)、汉(汉吹曲)、牌(牌子曲)、杂(杂曲)、笙(笙管曲)、秧(秧歌曲)、民(民歌小调)、咔(咔戏和打黑戏)等八类曲牌,逐代流传至今。
传承普系《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传承是以社会性、松散性为特征。它是东北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服务于东北人民的降生、成长、死亡(发丧)等各种礼俗。《王氏家族》九代相传的民间鼓乐艺人(也有从事专业戏曲艺术的):
王相如,所在地区:吉林省,榆树县, 职业:农民, 从事乐器:笙、管子/唢呐, 兼职其它:兼打击乐、唱莲花落等; .
王纯来, 所在地区:吉林省,榆树县, 职业:农民, 从事乐器:唢呐、笙 ,兼职其它:打击乐、拉弦乐;器 王太桂,王太福, 所在地区:吉林省,榆树县, 职业:农民, 从事乐器:唢呐、笙,兼职其它:打击乐、拉弦乐器;
王希礼,王希增, 所在地区:吉林省榆树县, 职业:农民,从事乐器:唢呐、笙,兼职其它:拉弦乐、弹拨乐兼咔唱;
王连河、王连海、王连清、王连云, 所在地区:吉林省榆树县,职业:农民,从事乐器:唢呐、笙、管子,兼职其它:拉弦乐、弹拨乐兼咔唱;
王国仪、王国亮, 所在地区:吉林省榆树县,职业:农民, 从事乐器:唢呐, 兼职其它:拉弦乐、打击乐唱莲花落、十不闲;
王文举、王文彬, 所在地区:吉林省舒兰县,职业:农民,从事乐器:唢呐、笙管子,兼职其它:拉弦乐器、打击乐、唱柳子、评戏等, 备注:不识字,善抄写古谱,善咔戏;
王景堂, 所在地区:舒兰市, 职业:三级作曲, 从事乐器:唢呐、笙、管、咔戏, 兼职其它:唱戏曲、二人转、打击乐器, 备注:熟读写"工尺谱"横书改革工尺谱;
王永生, 所在地区:舒兰市, 职业:无业, 从事乐器:唢呐、笙、电子琴, 兼职其它:兼作曲配器, 备注:识"工尺谱";
王嘉祺(女), 所在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职业:小学生,11岁, 从事乐器:琵琶、古筝、二胡, 备注:识"工尺谱";
王景堂,舒兰市人,三级作曲,从事乐器为唢呐、笙、管、打击乐器,又善长咔戏、戏曲、二人转,熟练读写"工尺谱",并横书改革工尺谱。
器具制作及作品王氏鼓吹乐乐器:板胡、二胡低胡、三弦秦琴、大、中、小唢呐、咔具、堂鼓铜号、报信鼓挑捞号、大锣竹笙(平调)竹笙(高调)、铙、 钹、竹笛、小镲、管子(高调)管子(平调)、铃子。
濒危状况《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尽管随着历史的脚步有了新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应该看到这种祖传的"宝贝",过去从未向社会披露过,因而也不被社会所知。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抢救工作,使这种鼓吹乐绝技得以首次公开,才有了传承的机会和可能。《王氏九代祖传鼓吹乐》是民族的瑰宝,是一束开放在东北沃土上的璀璨鲜花,应该让它沐浴文化春天的到来,怒放在祖国的艺术百花园,香气四溢。
保护计划一、保护内容:全面系统、准确地保护《民间鼓吹乐》的内容与艺术形式以及文化表现形式,对各种流派的《民间鼓吹乐》给予有效的保护。
从总体而言《东北民间鼓乐》保护内容为保护传承人,保护作品,保护文化表现形式三方面。
把对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注重加强对承传人(继承人)及青少年"传习"的培养。
将再次对《民间鼓吹乐》进行拉网式的普查,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档案。用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手段等,对《民间鼓吹乐》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作妥善的保存。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对《民间鼓吹乐》进行广泛宣传。
二、五年计划:
2007年: 1、召开多次《民间鼓吹乐》的保护政策及立法研讨会。
2、对《民间鼓吹乐》作专题调查。
3、分别举办首期"民间鼓吹乐传承中心管理人员培训班"及"鼓吹乐传承人员培训班"。

2008年: 1、开办"民间鼓吹乐器制作培训班"。
2、在吉林市、辽源市举办民间鼓吹乐比赛。
3、设置"民间鼓吹乐保护中心"。
4、开设"民间鼓吹乐专修班''。

2009年: 1、举办"民间鼓吹乐"研讨会。
2、编撰鼓吹乐演奏教材。
3、建立"民间鼓吹乐种班社及传承人数据库"。
2010年: 1、举办"东北鼓吹乐种演出团"。
2、继续"专修班"培养学生开展系列讲座等工作。

2011年: 1、开始筹建"中国吉林地区鼓吹乐博物馆"。
2、开始对20世纪50年代所录的吉林地区简谱版和古谱两版"鼓吹乐"曲谱记谱工作。
三、保障措施:
1、制定保护政策
根据民族自治法制定保护政策,成立保护政策专家咨询小组,完成相关县区市保护条例。
2、确立保护资金。
在争取中央、地方政府每年拨款外,同时向社会广募经费。
3、资源普查
在原有调查的基础上,对"民间鼓吹乐"及相关传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普查、收集、整理。
4、人才的保护与培养。
对民间现有传承人进行保护,分别评选省、地、县三级民间鼓乐传承人才,并进行必要扶持。
5、深入开展"民间鼓乐"的理论研究工作,举办"鼓吹乐"研讨会,编撰《东北民间鼓吹乐文献内容索引》,建立"鼓吹乐传承人数据库"等。
6、开展展演活动并筹建《中国东北鼓吹乐艺术博物馆》。
备注:建立机制:
将"民间鼓吹乐"的保护工作列入当地政府和文化管理机构日常工作内容,建立民间自发的广泛的代代传承和政府自觉地保护相结合的机制,是使"民间鼓吹乐"长期传承下去的基本保障。
为此,吉林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5]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将于近期通过正常程序,出台保护条例。
© 版权所有:吉林省图书馆 数字图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