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剧的创建及发展

 

    吉剧是吉林省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二人转是东北地区流行的传统艺术形式,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二人表演的二人转、一人表演的单出头和三人以上表演的拉场戏三支。表演上有唱、说、扮()、舞四功,以及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有唱腔曲牌三百多个和传统剧()目三百多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二人转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拉场戏的剧目日益增多。至1958年,已经出现了《高玉宝》、《表兄弟》等表现现代生活的大型拉场戏,艺术上也展示出向大型戏曲剧种发展的趋势。长春市戏曲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新剧种——春歌戏,编演了实验剧《绣天堂》。

    195810月,在东北三省协作区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中共吉林省委做出了为繁荣吉林省的文艺,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创建新剧种的决定。省委宣传部长宋振庭在1958128日全省表现现代生活节目会演大会上做报告时就向全省文艺界提出:“要创造吉林戏。各地区要创造自己的剧种。“这种戏既能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又要表现现代生活。”并指出“新剧种要有三个条件:一要有源可寻,要有母体,如民歌、二人转等;二要受群众欢迎与支持,有群众基础;三要有独特的风格,能够稳定下来。”为了贯彻吉林省委领导关于创造新剧种的指示精神,省里则是集中力量抓新剧种的创建工作。为此,1959120日,成立了由音乐和文学创作干部组成的吉林省新剧种创编组,创编组由张先程、那炳晨、刘方、刘中为成员,由张先程任组长,并聘请了著名的二人转老艺人程喜发、李青山、谷振铎担任艺术顾问,郭文宝为艺术指导。此后,这个编创组便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局的关怀与领导下,在宋振庭部长亲自指导下,开始了创建吉剧的实验。为了创建剧种,吴景春、张先程等一行七人,去关内七省考察戏曲剧种,学习外地经验。其目的就在于要将二人转建设成角色行当齐全、唱腔板式完整的大剧种。

    作为地方大戏建设目标而存在的吉剧建设,基本上遵循的是方针制定、创编试验剧目、剧团建设以及经验总结这样几个步骤进行。

    创建吉剧的目的早已明确,吉剧的基础和规模也已经确定。那么,为了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些设想,在具体着手进行创建时路该怎么走?是先搞现代戏,还是先搞传统戏?戏曲的剧目建设通常是以这两腿走路。而作为刚要起步的新剧种究竟先迈哪条腿为好?对此,也费过踌躇,有过不同的设想。

    由于1958年全省创建新剧种,原本是为了适用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客观要求而提出来的。在群众性的探索阶段也都是从现代戏开始的,出现了《错中错》、《高玉宝》这样比较成功的作品。所以,省文化局起初曾考虑新剧种应先搞现代戏,提出了首先“要组织创作充分反映当前伟大现实的剧本,给这个新剧种在表演上提供广阔的新创造的基础”,以便解决表现新人物问题的设想。(吉林省文化局给中央文化部的汇报:《我省一年来在戏剧表现现代生活方面的主要收获和主要问题》,《吉林省文化工作选编·艺术》第548页)但考虑到编演现代戏本身难度就很大,若以此来创建新剧种必然困难多,见效慢。因而,为了尽快形成剧种,吉剧一开始便没有走这一条路,而是按照省委有关领导同志的主张,确定“用传统戏打底”。这样做,能够减少阻力,避免大的弯路,可以集中力量去突破创建剧种的主要问题。诸如音乐唱腔问题,戏曲表演手段运用问题,行当角色减少问题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充分继承传统戏曲优秀的艺术遗产。这不仅可以作为新剧种艺术创造大的借鉴,而且更可以为新剧种打下深厚而坚实的艺术功底。因为创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绝不能离开中国戏曲丰富的艺术传统而凭空产生。

在明确了“用传统戏打底”之后,省新剧种编创组便在宋振庭的指导下很快确定了第一个实验剧目是改编二人转传统曲目《蓝桥会》。

         19599月,第一个实验剧目《蓝河怨》首演。《蓝河怨》是二人转“四梁四柱”的传统戏,原名《蓝桥会》,改编过程中参考了吕剧、评剧的同名剧目,经过11次修改,把原来1300句唱词中的一些多余部分删去,变成了一部行当齐全、首尾连贯的八场大戏。

        195997日,实验剧目《蓝河怨》汇报演出获得成功,新剧种的小生、小旦、彩旦、小丑等行当问题和戏曲化、板式化、行当化等唱腔问题均得以确立,宣告了吉林省新剧种的诞生。12日成立了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并在长春及全省各市地州巡回公演。所到之处都受到文艺界及广大观众的肯定与好评。大家普遍反映:该剧地方特点浓厚,音乐亲切好听,语言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比评剧受欢迎,比二人转还新鲜。省文联、长春市文联及有关协会先后召开三次座谈会,省市各大报刊连续发表十几篇评论文章,称赞《蓝河怨》的成功,欢呼新剧种的诞生,盛赞这是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曲方针的胜利。文艺界的同志无不为本省有了自己的戏曲剧种而骄傲。宋振庭在《〈蓝河怨〉和新剧种》一文中称赞:“《蓝河怨》的上演,是我省戏曲艺术生活中的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同时也恰当地指出,它只是给“新剧种铺好第一块基石。”因为新剧种还仅是初具雏形,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加工。

    于是,当《蓝河怨》在各地巡回公演的同时,第二个实验剧目大型喜剧《桃李梅》的编排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1960121日演出了第二个实验剧目《桃李梅》,又获得成功。与此同时,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通过在长春白城通化等地演出上述两出剧目,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22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将新剧种命名为吉剧,新剧种实验剧团为吉林省吉剧团,吉剧从此正式诞生。从成立吉林省新剧种编创组到《桃李梅》演出成功,仅用了一年时间,吉剧就稳定成型,独具特色,而且还被作为代表省剧来看待,这在吉林戏曲史上确实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尽管《蓝河怨》、《桃李梅》的编演成功为吉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也仅仅是刚刚起步。正如富振声所说,吉剧“作为一种新型省剧来说,还有很大距离。”于是,他提出“吉剧下一阶段的剧种建设任务,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搞几出小戏,从剧本到音乐到表演都要提高一格。”强调“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吉剧是省剧,要有气魄”,“在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格调要提高一些,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提高。”这样,从19602月到1963年初,省吉剧团担负起了小戏攻关提高剧种的任务。三年间,通过创作、改编和移植,共进行了413个小戏攻关实验。这其中,从剧作到音乐到表演,艺术质量有明显提高的当属《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这三个小戏攻关已成为吉剧的经典剧目。久演不衰。它们连同《桃李梅》,被称为吉剧经典剧目中的老“一大三小”。这是这阶段小戏攻关的最大成果,也是吉剧剧种艺术水准提高一格的明显标志,说明小戏攻关取得圆满成功。这实际上就是剧目生产中的精品战略。“一大三小”的成功也逐渐丰富了吉剧的音乐唱腔,增添了行当,提高了表演的专业水平,使剧种能初步具有雏型。

    为了使吉剧得到更广泛地发展和普及,在1960年上半年同时成立了白城专区吉剧团、通化专区吉剧团和吉林市吉剧团(后改为永吉县吉剧团),与省吉剧团共同承担吉剧的建设任务。

    在吉剧进行了两年多的创建实验并取得明显成绩之际,为了总结吉剧的创建经验和指导今后吉剧的发展,省委第一书记吴德、书记处书记富振声、候补书记郑季翘、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宋振庭等领导同志于196149日听取了省吉剧团的唱腔汇报,对吉剧今后的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总结几年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是吉剧实践经验高度的理论概括,是吉剧创建基本规律的科学总结,从而使吉剧的创建进入了更为自觉的阶段。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创建的,其出发点有二:一是为了贯彻与当时的文化政策相一致的移植和创新新剧种的精神。二是基于艺术上的原因,也就是认为:“二人转有向完全戏曲化发展的趋势。二人转中的拉场戏部分,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吉林省主管文化的党、政领导及有关专家们,顺应了这一发展规律,决定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创建吉剧。”“就二人转来说,它既然在我省普遍流行,并且除唱腔以外,有表演、化装、动作等等,它本身就是戏剧发展的雏形,可以发展成为吉林的地方剧种。”此后,吉剧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深入学习二人转等东北传统的民间艺术,同时又采取了“请进来,派出去,雁过拔翎”的办法,邀请各地的戏曲专家到吉林来指导,并派演员、创作人员到北京、四川山西、山东、河北、上海、天津等地学习。

    吉剧的剧团建设在新剧种创建过程中是举措力度相当大的,当时省吉剧团“从省内各区的表演团体中物色适于表演吉剧的人才,充实该团的演员,使该团在演职员人数达到112人,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也积极培养吉剧后备力量,采取‘以团带校’的办法,大力培训吉剧的演员,招收一批学员扩大现有学习班,以训练补充后备力量。目前许多专区,也在纷纷筹建本区的吉剧团,有的还公演了第一个实验剧目,省内所有专区,都应建立起一个吉剧团,这不仅对于普及吉剧,而且对于促进吉剧的迅速发展和提高尤有重要意义”。白城专区吉剧团、通化专区吉剧团和吉林市吉剧团(后改为永吉县吉剧团)于1960年同时成立,这三个吉剧团与吉林省吉剧团为当时四大吉剧团。1961年,吉林省内四个吉剧团,分别先后编演了《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和《搬窑》等传统剧目以及现代戏《雨夜送粮》等,这些剧目很快在吉林省内各地上演,1963年至1965年期间,吉林省内省吉剧团、白城专区吉剧团、通化专区吉剧团、永吉县吉剧团、镇赉县吉剧团5个吉剧团又在侧重现代戏的倾向之下先后移植、编演了《夺印》、《会计姑娘》、《争儿记》、《红旗飘飘》、《江姐》、《夜袭山城》、《代代红》、《跃马扬鞭》等23个现代戏,受到观众的欢迎。其中,影响最大、最为成功并成为保留剧目的当属《江姐》。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吉剧剧种已经初具规模,老生、闺门旦、花旦、花脸、武丑等新剧种的行当通过这些剧目的创作和演出得以充实和发展。

    吉剧的新剧种创建过程中很重视人才的培养。19605月和19608月分别成立了吉林市吉剧团学员班和永吉县实验剧团吉剧学员班,吉林市吉剧团学员班分乐队、表演两科,当时招收学员29人,课程设置有音乐唱腔课、艺术表演课、武功课和文化课,学制一年。永吉县实验剧团吉剧学员班邀吉林省戏曲学校评剧教师王玲霞任表演基本功课教师,永吉师范学校音乐教员周传复任吉剧唱腔音乐教师。196110月结业以后,学员关丽珠、张桂琴、赵宝林在辽源、通化、桦甸、永吉、延吉和珲春一带演出,当时演出的名目是“改良平腔戏”。197411月又在吉林省艺术学校下设的专业科中开设吉林省吉剧团学员班,学生和教师均由吉林省吉剧团管理。

    从1959年到1965年仅七年的时间,吉剧已然做到了既能顺利地编演古代题材剧目,也能较为成功地反映现代生活。其音乐唱腔和表演都已成型,而且地方特色也较为鲜明。吉剧队伍也有所扩大,剧团也已先后发展到5个,白城专区、通化专区、永吉县和镇赉县也已先后建立了吉剧协会,从业人员增至400余人。吉剧不仅在吉林省站稳了脚,而且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辽黑两省的好评。如“薄一波称赞吉剧“越演越好了”;刘亚楼称赞:“吉剧好”,比评剧好,有发展。尤其是1962619日,周恩来总理在长春观看完吉剧团演出的《搬窑》、《包公赔情》、《燕青卖线》后,连连称赞“吉剧很好。”周总理回京后,还曾两次对郭兰英等艺术家说,“这次我去吉林看了吉剧,很好,你们去看看。”周总理对吉剧的称赞和肯定,使吉剧的创建者们受到极大鼓舞。吉剧原本就是为了贯彻当年周总理关于东北要创造自己地方剧种的批示而创建的。如今向周总理汇报受到了肯定,这足以说明,吉剧的创建者们没有辜负总理的期望,已经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期间,为了检验吉剧能否也受到辽黑两省的欢迎,省吉剧团携带《桃李梅》、《搬窑》、《包公赔情》、《燕青卖线》等剧目,于19611125日至1962112日,先后到哈尔滨、大连、沈阳三大城市演出了40多场,受到当地观众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如在哈尔滨,原计划演出12场,为满足观众要求只得再加演3场。《哈尔滨晚报》报道:“吉剧团在我市演出,受到了我市观众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和和赞赏。”《黑龙江日报》发表剧评称:“吉剧不仅是一般地闯过了戏曲关,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并认为,在东北三省创建自己的地方戏曲剧种过程中,吉剧已经走在了前面,“确是捷足先登了”。在沈阳,辽宁省文化局长洛丁向吉剧团表示:“吉剧是一个非常受人们欢迎的新剧种。你们演出的几个剧目,水平很高,意义很大。”音协辽宁分会和剧协辽宁分会还分别为吉剧举行了座谈会。会上发言的人“都非常喜欢吉剧”,对吉剧的精彩演出表示钦佩。大家认为,吉剧的音乐已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表演方面也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吉剧如此受到辽黑两省观众和文艺界的欢迎和好评,这无疑是意味着吉剧在东北业已站住了脚。这也促使吉剧的创建者们将要考虑如何能早日将吉剧打进北京,使吉剧这朵新花能在全国剧坛上缩放异彩。只可惜,“文革”十年拖延了这一历史进程。

    “文化大革命”期间,吉剧同样受到了摧残,被诬蔑为“文化黑线专政”下结出的黑瓜,一切成果被全面否定。十年间除省吉剧团之外,各市、县吉剧团都改为文工团。因强调学习“样板戏”,不再进行统一的吉剧建设,使剧种建设难以按着原有方针健康发展。自1966年后,吉剧实验工作中断,直到1976年前后才重新恢复演出。

    粉碎“四人帮”以后,吉剧建设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新的发展。1978319日,吉林省吉剧团恢复演出了《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三个剧目,受到观众的欢迎和新省委的重视。吉林省委第一书记王恩茂当即指示:一定要把吉剧搞好,把剧团建设好。不久,原来被砍掉的几个吉剧团也得以恢复。专业的演出团体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四个,增加到十六个(其中吉林省十五个,内蒙古哲里木盟一个)吉林省戏曲学校增设了吉剧科,培养新的吉剧艺术人才。同时成立了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对吉剧艺术的建设进行重点研究。

    七十年代未和八十年代初,吉剧原有的实验剧目重新公演。19781020日,文化部调吉林省吉剧团进京演出,演出分两个队,一队先后演出了《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和《闺戏》(《桃李梅》中的一折);二队演出了反映现实生活的小戏《买菜卖菜》、《春分头一天》等剧目。两队在京50天,共演出56场,观众达5万人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予以录音播出,中央电视台也做了演出实况转播,使全国更多的人了解了吉剧。

    吉剧首次进京演出反响强烈,受到首都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可谓誉满京城。在演出期间,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分别为吉剧团的演出召开了座谈会。戏剧界的领导和专家们都对吉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一致认为,吉剧的创建是成功的。它的“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很好。吉剧给人感受最深的是新,从剧本、音乐、表演到舞美都很新鲜。不仅演出风格新,而且对于传统剧目也做到了老戏新演,推陈出新,很有创造性,很有特点,很感人。吉剧以二人转为基础,很有见识。吉剧继承了二人转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富于生活气息的长处,保留了民间艺术的乡土气息,这样的地方剧种才最有代表性。同时吉剧又能继承传统戏曲艺术,向大剧种学习。也大胆吸收姊妹艺术之长,为我所用,从而保持了自己的风格特点,成为有个性和独立性的新剧种。大家高度评价吉剧是艺苑奇葩,为祖国绚丽多彩的戏曲艺术宝库增添了新的品种,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崭新的贡献,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1979年和1980年,吉剧剧目《燕表卖线》、《包公赔情》、《桃李梅》先后由长春电影制版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后,吉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为了推进吉剧的发展,省文化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诸如:为提高吉剧音乐水平,19792月省文化局召开了一次专门研究吉剧音乐的吉剧例会。同年4月,又举办了吉剧音乐短训班。为了促进吉剧剧本创作,陆续调整充实了全省戏剧创作机构,专职戏剧创作人员已达300余人,形成了省地县三级戏剧创作网。多次举办戏剧讲习会,轮训全省的戏剧作者。创办戏剧刊物,为剧作者提供发表剧本的园地。经常举办戏剧汇演或新剧目观摩评奖活动,以促进新剧目的生产。尤其是198111月召开的全省吉剧工作例会以及所制定的《19821984年吉剧剧种建设三年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吉剧建设成为能今能古、能文能武、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地方戏曲剧种,作为吉剧剧种建设的大目标。而把现阶段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确定为“巩固剧团,增加剧目,稳定唱腔,重点攻关”。贯彻这次例会精神,落实“三年规划”,已成为推动吉剧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到1982年底,这些措施已有显著成效。省吉剧团和各市、县吉剧团分别编演了一批新剧目,如反映现代生活的《春回大地》、《买菜卖菜》、《婚礼上的眼泪》、《情法之间》、《两只烤鸭》、《黄连花》、《会亲家》、《春雨红花》和古代戏《三放参姑娘》、《包公赶驴》、《慧梅之死》、《孙猴上任》、《三请樊梨花》等。都代表了当时吉剧创作的艺术水准,颇为引人瞩目。1983年至1985年,更迅速迎来了吉剧发展兴盛的新高潮,这就是两次全省性的吉剧汇演活动。

    19835月,吉林省文化厅举办了全省第一届吉剧汇演大会。吉林省委、省政府很重视这次汇演,省委书记刘敬之、副省长刘云沼、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速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开幕式。文化部和一些兄弟省也很关心这次大会。文化部艺术局特发来贺电说:吉剧“为新兴剧种的创造和发展提供了经验。”中国艺术研究院及辽宁、黑龙江、安徽、内蒙古的来宾观摩了汇演。这是一次全面展示吉剧剧种建设最新成果的盛会。首先是剧目创编获得了大丰收,共有11个吉剧团编演了1317个剧目。其中现代戏的成果又尤为显著,在13台晚会中,现代戏占7台多,在11个大型剧目中,现代戏占7个,而且多是优秀之作,如《西瓜今日甜》、《桃李逢春》、《美容师招亲》、《花好月圆》等。这些作品都比较好地反映了当前农村、厂矿和服务行业的新气象、新风尚,塑造了一批正直无私、品德高尚的新人形象,有力地冲刷了一些人头脑中狭隘偏私和不合时宜的陈腐观念,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在古代题材的作品中,也不乏上乘之作,如《三放参姑娘》、《三请樊梨花》、《晴雯传》、《慧梅出嫁》、《索木招亲》、《金精戏窦》等。这些作品,人物生动,思想深邃,现实性强,艺术手法新颖,剧种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中有些已成为吉剧常演不衰的艺术精品。其次,这些剧目在舞台呈现上,从音乐、表导演到舞台美术,也都相当可观,令观众耳目一新,赞不绝口。这充分显示了吉剧总体艺术水平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时隔两年之后,198510月,省文化厅又举办了纪念吉剧创建25周年实验剧目调演。省委书记高狄出席了大会开幕式。省委副书记王忠禹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及辽宁、黑龙江、河北等省的来宾到会观摩。这次调演,剧目创编又获得了丰收,共有9个单位演出了722个古代题材剧目,其中《骂鸭》、《乌拉婚礼》都堪称优秀。在舞台综合艺术上,这次参演的剧目,从音乐、表导演到舞台美术,都有很多大胆地创新。会议期间,还讨论了省文化厅制定的《1986年—1990年吉剧剧种建设规划》。其内容主要是就提高剧目质量,培养拔尖人才,加强理论研究和增强剧种个性等方面作了规划。

    这两次汇演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吉剧发展历程中新的里程碑,标志吉剧剧种建设已进入了全面发展吉剧发展的艺术高峰。吉剧发展进入了繁荣鼎盛时期。吉剧在鼎盛时期的演出深受群众的欢迎,每次剧团下乡演出真可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吉林省吉剧团成为当年最抢手的剧团,各地区都以能请到省吉剧团到本地演出为荣。吉剧不但演遍吉林大地,更演遍了东三省,演出进了中南海。吉剧的风头绝不亚于任何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剧种,全国各兄弟院团纷纷到吉林取经,向吉剧学习成功经验。这时的吉剧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正当吉剧步步登高,迎来剧种建设新高潮之际,戏剧生存的大环境却发生了变化。由于全国改革开放步步深入,各种现代娱乐形式也随之得到了空前发展。在文艺市场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戏剧则被边缘化,剧场艺术也因此受到了冷落,各种戏曲剧团,包括吉剧团都出现了观众锐减,演出困难的状况。这表明剧业已陷入了困境之中。针对这种情况,吉林省文化厅于1987年适时地对全省剧团布局进行了调整,至1990年末,吉剧团只保留了8个,人员减到500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吉剧队伍更是急剧萎缩,演出场次锐减;剧本创作力量薄弱,观众流失严重;演员流失现象严重,人员梯队断层。由于剧团经费实行差额补助,一些吉剧团为了求生存,又不得不改行转产或搞多种经营,这样一来专演吉剧的吉剧团已所剩无几了。东辽县吉剧团和公主岭市吉剧团等吉剧团体已经不再演出吉剧而改为演出二人转和歌舞来谋生。对于吉剧团体来说,当前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发展吉剧艺术,而是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面对种种困难,吉剧人并没有沉沦,他们仍坚守着吉剧这块阵地,苦苦探寻着吉剧生存、发展之路。

    这一时期,吉林省吉剧团仍矢志不渝坚持经营吉剧,他们在努力开拓国内演出市场的同时,也开始在境外演出。198710月,参加了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了《三放参姑娘》、《三请樊梨花》、《燕青卖线》、《桃李梅》,受到了香港各界观众广泛好评。1991526日至620日,吉林省吉剧团首次出国到日本演出又一鸣惊人,大型吉剧《火焰山》先后在东京、横宾等10个城市演出24场,受到日本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显示了吉剧已经有了跻身于世界舞台的能力。此后,省吉剧团又于1998年、1999年及2003年多次派团参加中国艺术团去韩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和朝鲜等国演出《虹桥赠珠》、《挡马》、《闹龙宫》、《盗帖》等剧目。吉剧走出国门取得成功,不仅为吉林省争了光,为东北争了光,也为国家争了光。

这期间,吉剧新剧目的创编虽然数量明显减少,但吉剧艺术家们仍然创造出了古装戏《一夜皇妃》、现代戏《关东雪》、《枭雄梦》、《八月中秋》和《晚霞不是梦》这样题材各异的好作品。尤其是《一夜皇妃》和《关东雪》堪称这一时期吉剧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优秀创作剧目。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吉剧在吉林省陷入了困境,吉剧今后该怎么办,引起了有关领导、各吉剧团和戏剧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各有关方面,为了总结吉剧的历史经验,寻找吉剧今后发展的理论对策,积极开展了理论研讨活动,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三次。第一次是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共同策划,由省艺术研究所、省戏剧家协会、省吉剧团等6个单位于19881月联合召开的“吉剧发展战略研讨会”;第二次是中国戏曲学会与吉林省艺术研究所于19899月在长春联合召开的“建国后新兴剧种发展趋势研讨会”。这次会议另一项内容就是祝贺吉剧创建三十周年。所以,研究吉剧也是这次会议的议题之一。第三次是吉林省委宣传部与省文化厅组织有关单位于1994年第四季度开展的“吉剧创建35周年纪念活动”。

    这三次活动研讨的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综合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吉剧尚未成熟还处在实验阶段。二是针对吉剧陷入困境的现实,着重探讨“振兴吉剧”的理论主张和宏观构想。提出了吉剧今后的发展应该是“在遵循戏曲最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将现代文化意识同以二人转为代表的关东民间艺术精神的有机结合”。在剧种的艺术建设上,建议将拉场戏与吉剧接上茬,将拉场戏经过改造提高作为吉剧剧目。在音乐上,建议只要在二人转音乐的基础上,既可以继续搞板腔体,也可以搞曲联体和歌谣体。在行当建设上也不必贪大求全,还应以旦行建设为主,以唱功戏为主。在体制建设上,建议组建一个表演、教学与研究三位一体的强力集团。三是坚持吉剧创建的主要成功经验。第一,坚持贯彻剧种建设的“十六字方针”;第二,自觉遵循中国戏曲艺术的普遍规律,努力继承中国戏曲优良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第三,突出地方特色,使之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第四,增强时代精神,坚持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更新,以适应新时代和新观众的要求。四是探讨新剧种的普遍规律。这主要是弄清新剧种与其基础的关系,与传统戏曲的关系和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此外,全省性的戏剧理论研究活动,诸如,19964月和20023月,吉林省戏剧理论学会、省戏剧家协会等单位召开的两次“吉林省戏剧发展战略研讨会”;19979月,东北三省艺术研究所联合在长春召开的“东北三省关东戏剧研讨会”等。虽然这些会议并非单独研究吉剧,但所研究的戏剧共同问题,对吉剧也同样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这些理论研讨活动,搞得及时,很有针对性,对吉剧的剧种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戏剧不景气的大环境并未变好,但吉剧工作者仍然坚持了吉剧的创编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复兴、发展吉剧的之路。吉剧作为吉林省的代表剧种,还有其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重视和省文化厅领导下,广大吉剧工作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制订出多元化发展的方针,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观众的文化需求,组织创作出融民族特色、地域风情、惊险的戏曲技巧、精湛的吉剧绝活于一体的剧目和节目,赢得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如省吉剧团的《石头记》、《新马前泼水》、《额娘泪》、《桃李梅新传》、《希望的田野》、《贵妃还乡》、《鹿乡姐妹》等;白城市吉剧团的《白沙滩》;乾安吉剧团的《大布苏》等,尽管一时还未见明显的成效,但只要坚持下去,吉剧定会出现转机。相信,随着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对吉剧建设的投入将不断加大,吉剧在市场中的演出份额也会不断增加,吉剧作为吉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仍然有着重振雄风的发展前景。

 

© 版权所有:吉林省图书馆 数字图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