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吉林省吉剧团,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三放参姑娘,三请樊梨花,江姐,关东雪,一夜皇妃,鹿乡姐妹,雨夜送粮,情法之间 | 简介 | 吉林省吉剧团是伴随着吉剧的诞生而同时成立的。是由1959年1月20日成立的吉林新剧种编创组发展而来。同年5月,编创组创作的《蓝河怨》(当时名《蓝桥会》)脱稿之后,即开始从长春市东北地方戏队、省戏曲学校评剧科青年评剧演员进修班、省京剧团、省歌舞剧团及白城、辽源、四平等单位和地区调集演职员,组成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院进行排练。8月24日,省人民委员会正式批复省文化局,同意成立这一剧团,编制70人。9月7日,省新剧种实验剧团成功地向吉林省暨长春市党政领导正式汇报演出了《蓝河怨》,宣告了吉剧的诞生。1960年2月2日,随着新剧种被命名为吉剧,省新剧种实验团也随之改名为省吉剧团。4月20日,举行了正式命名典礼。尽管如此,1959年9月7日,仍然是省吉剧团成立的日子。这在35年后已得到了确认。1994年12月9日,在省文化厅与省吉剧团联合举行的纪念吉剧创建暨省吉剧团成立35周年座谈会上已正式宣布:"经省文化厅批准,将1959年9月7日定为吉剧诞生日暨吉林省吉剧团成立日。" 虽说省吉剧团是唯一贯串始终的吉剧团,但其自身的建制也是几经变化。 1960年11月,为增强吉剧力量,将吉林省青年评剧团(全团73人)全部并入省吉剧团。 1963年3月,剧团又附设了二人转实验队(20余人)。 1964年12月,将该团与省赣剧团合并,成立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编制195人。剧院下设一团、二团和二人转队。一团为吉剧团。这次合并,从精减机构角度看,似乎可行。但对剧种建设却有所冲击,况且将赣剧作为吉林省的地方戏曲也不伦不类。 1969年9月,省地方戏曲剧院解散,留下76人,到干校劳动,其余人员下放农村和改行到工厂当工人。11月,恢复省吉剧团,其成员由原吉剧团、二人转队和省广播说唱团三部分人组成。剧团下设吉剧队和曲艺队。吉剧队由原吉剧团和二人转队人员组成,既演吉剧,又演二人转。 1978年5月,曲艺队分出,成立省曲艺团。吉剧团成立一队和二队,定编200人。一队演吉剧,二队以演二人转、拉场戏为主。 1980年10月,原二人转队人员分出,成立省民间艺术团。至此,省吉剧团的建制才趋于稳定,艺术建设上也能够集中精力去经营吉剧。 1994年全团在编人员为167人。 50余年来,省吉剧团一直是吉剧剧种建设的重点实验剧团,是吉剧事业的中流砥柱。不论是顺利时期,还是困难时期,始终不改初衷,艰韧不拔地去进行探索和创造,为吉剧的创建成功和发展壮大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积累了一批珍贵的艺术财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艺术人才。 历年来,剧团本着创作、改编、移植三结合的原则,共生产演出了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吉剧剧目101个(古代题材剧目49个,现在题材剧目52个)。其中。属于自己创作、改编的剧目49个(古代题材剧目24个,现代题材剧目25个),已近半数。与其他吉剧团相比,不论是演出剧目总数,还是创编剧目总数,都位居第一。其中一批剧目,经反复锤炼、精益求精,已成为吉剧的艺术精品盒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屡屡获奖,深受欢迎和好评。不少业已成为吉剧的教学剧目,传授给青年一代。有些还被其他一些戏曲剧种所移植,成为整个戏曲艺术的共同财富。这些剧目不仅演遍了吉林、包头、北京、深圳、天津、郑州、武汉、长沙、株州、湘潭、南京、上海等地,以及香港、日本演出,扩大了吉剧在全国乃至国外的影响。 《蓝河怨》,作为吉剧的第一个实验剧目,被誉为吉剧的第一块奠基石。演出之后,许多地方戏队纷纷学演,很快风行全省。 《桃李梅》,是演出场次最多、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以至观众将省吉剧团称之为"桃李梅剧团"。该剧不仅早已演遍东三省及内蒙古,而且已被评剧、河北梆子、黄梅戏、唐剧和越剧等剧种移植上演,并拍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放映。1987年参加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受到欢迎。 《包公赔情》、《燕青卖线》二出戏,1962年曾向来吉林省视察工作的周总理汇报演出,受到周总理的称赞。1978年10月,连同《闺戏》、《搬窑》一起进京演出,并为党中央工作会议演出,受到首都广大观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欢迎和高度评价。这二出戏也已拍成了戏曲艺术片。《燕青卖线》也参加了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更受欢迎。这三出小戏也早已演遍东北及内蒙古,并都是吉剧的教学剧目。 《雨夜送粮》,作为吉剧第一个现代戏实验剧目,不仅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至今仍然可取,而且其开拓意义却更为重要。 《江姐》,自1965年演出以来,已四次复排,累计演出达500多场,是演出场次最多、影响最大、最为成功的吉剧现代戏之一。1989年参加吉林省首届艺术节,获多项一等奖。 产生在"文革"期间的《小护青员》,作为一个现代题材的儿童戏,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至今还仍然站得住脚,已属十分不易。 《情法之间》,参加了1980年全省戏曲汇演,获剧本和演出二等奖。 《包公赶驴》,参加了1980年全省戏曲汇演,获综合演出奖、剧本一等奖、导演、编曲二等奖。并获全国优秀剧本奖。 《春雨红花》,不仅获吉林省首次儿童剧调演剧本、演出一等奖,而且获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创作奖和演出奖。是吉剧第一个在全国性演出获奖的剧目。 《三放参姑娘》,参加了全省第一届吉剧汇演,获剧本、导演、编曲、伴奏、舞美5个一等奖,演员李占春、王桂芬获表演一等奖。剧本获1982--1983年度全国优秀剧本奖。1985年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小戏演出、剧本、导演、主演、音乐、舞美、服装、化妆等多项奖。1987年参加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也大受欢迎。 《三请樊梨花》,获全省首届吉剧汇演剧本、编曲、伴奏、舞美5个一等奖,韩烽、马世杰、展兆仁、张志田、侯为民、梁淑清、萧汉臣等7名演员获一等奖。1987年参加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更为引起轰动。 与吉林省京剧团合作的《火焰山》,1991年赴日本做商业性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这是吉剧首次出国演出,为吉剧在国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增强了吉剧走向世界舞台的信心。 《一夜皇妃》,自1989年上演以来,不断经营,反复加工,成为吉剧又一个产生全国性影响的剧目。除获吉林省首届艺术节多项奖和长白山文艺奖外,还先后获全国优秀剧本奖、全国少数民族剧本特别奖、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优秀剧目、优秀导演、优秀作曲、优秀舞美设计、优秀服装设计、优秀表演、优秀配角等多项优秀奖及2个单项奖。并荣获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及4个文华单项奖。这是吉剧第一个获得最高政府奖文华奖的剧目。该剧还曾在北京、天津、郑州、武汉、长沙、湘潭、株州、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演出,是吉剧所到省份最多的一个剧目,深受各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吉林省吉剧团是一个新型的革命的戏曲团体,从组建之初,就按着省委领导提出的"新剧种、新队伍、新思想、新作风"的要求去建设剧团,并很快就跃上了先进队伍的行列。早在1960年5、6月间,该团就接连参加了吉林省和全国的文教群英会,被授予吉林省和全国文教战线的先进单位称号。 全团阵容整齐,实力雄厚,聚集着一代又一代的各种艺术人才,称得上是吉剧事业的一个强力群体。创业的一代,为吉剧艺术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毕生的心血,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今,一代新秀迅速成长,正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吉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时代重任。 首任团长刘西林(省文化局副局长兼)。历任剧团主要领导有祖国魂、迟守耕、范玉璞、张先程、徐振民、王也(省文化局副局长兼)、王肯、白奎珉等。 主要艺术人员有:编剧王肯、刘中、赵万捷、张一虹、王秀霞,导演金玉霞、张奉生、刘富英、赵炎、王仁安,编曲张先程、那炳晨、申文凯、刘方、崔广林、常维圻、赵黎东、于国忠、张振国、舞美设计李书春、于恩庭、齐仕明(灯光设计)、鼓师吕福祥、张仲仁、王金清、王福义,琴师周连武(兼编曲)、赵玉文等。 主要演员有:隋晶莹(青衣)、邬莉(青衣、花旦)、王青霞(青衣)、杨俊英(青衣)、姜秀玉(花旦)、徐薇(青衣、花旦)、王莲莲(青衣)、刘中(丑)、刘丰(武丑)、田贵春(文武小生、老生)、李松桥(老生)、萧汉臣(丑)、霍福庆(花脸)、陈继芳(青衣)、王桂芬(花旦)、柴志(小生)、韩烽(刀马旦)、张艳丽(老旦、青衣)、安静芳(刀马旦)、马世杰(武丑)、李占春(老生、小生)、杜鹃(青衣)、梁学华(青衣)、张学军(小生)、杨延丰(小生)、梁淑清(刀马旦)等。 |
|